死别离,未如生别苦。绸缪恩意无穷处,忽作乖违成陌路。
非缘官诛与私劫,忍令弃置随童妾。夷齐不可人人学,争得腹空无悚慑。
生别苦,此苦无尽期,百年泉下亦衔悲。娶归养儿畏不早,何知此日难相保。
【诗句注释】
死别离:指死亡后,与亲人的永别。
未如生别苦:没有比活着时离别更痛苦的了。
绸缪(móu):织成绸缎,喻意夫妻之间的亲密无间。恩意无穷处:恩情深重至极之处。
忽作乖违成陌路:突然之间产生了矛盾,变成了陌生人。陌路,比喻彼此陌生、疏远的人或事。
非缘官诛与私劫:不是为了官位的争夺或者私欲的逼迫。
忍令弃置随童妾:不忍让自己被抛弃,跟从他人成为婢女。
夷齐:春秋时期鲁国人,因反对季姜而逃亡,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争得腹空无悚慑:争得肚里空空如也,没有了恐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生死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生死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珍视和追求。
诗人以“死别离”为引子,强调了生死离别的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诗人通过对生离死别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恐惧和不安。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他提到了恩情深重至极之处,但却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变得陌生和疏远。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世间的种种变迁,包括官位的争夺、私欲的逼迫等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人世间种种纷争和纷扰的厌倦。
诗人通过描绘生死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珍视和追求。他认为,生死离别的痛苦并非是人生的常态,而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也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因此,他呼吁人们珍惜眼前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不要让它们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陌生和疏远。
这首诗以生死离别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