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痴儿漫喜兵,他年自料困长平。
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
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
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
赵括:战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他喜欢钻研兵法和战策,但是没有实际指挥过战争的经验。
他年自料困长平:他认为自己将来在长平之战中一定会失败。长平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城市,赵括曾在此指挥过一场战役。
将军各有万人敌:每个将军都有自己的特长,可以指挥上万人的军队。
下士难先二子鸣:下士(士兵)很难超过赵括和田单的名声。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将领,他曾指挥过田忌和孙膑等人的联合作战,取得了胜利。
卢骆杨王何足算:卢、骆、杨、王都是古代的地名,这里指代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他们虽然都很有才能,但是也不足以和他们相比。
江黄六蓼岂劳征:江、黄指的是长江和黄河流域,六蓼指的是六朝时期的一些地方豪强。这些地方豪强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是也不足以和他们相比。
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英雄们即使被贬低了,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不要受到外界的评价所影响。即使受到批评,也要坦然面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评价和态度。诗中主要描写了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的自负和骄傲,以及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联“赵括痴儿漫喜兵,他年自料困长平”通过赵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期望和担忧。他认为赵括虽然聪明,但是他过于自信,缺乏实际指挥经验,恐怕在长平之战中会失败。
颔联“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则是对历史上著名将领的评价。他们认为每个将军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能够指挥上万人的军队。而普通士兵则难以超越赵括和田单等人的名声。
颈联“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人物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虽然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很多,但是也不足以和他们相比。他们只是一些地区性的豪强,无法与历史上的英雄相比肩。
尾联“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则是对英雄人物的态度表示。诗人认为即使英雄们被贬低了,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不要受到外界的评论所影响。即使面临批评,也要坦然面对。
这首诗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期待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