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游开母祠,暮抵紫虚谷。
千峰挂夕阳,犹指中寺宿。
山空无人声,暝色满草木。
乱石碍饥马,荒榛走惊鹿。
深林怪禽号,绝壑山鬼哭。
照涂藉流萤,呻吟愧僮仆。
乙夜扣禅扉,孤灯耿幽绿。
犹疑梦寐中,对榻眠空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理解诗意,把握主旨;然后结合内容和手法进行赏析,一般从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分析作答。本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名胜古迹的经历,表现了诗人游览名胜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答案】
①“晨游”“暮抵”是时间顺序,写诗人早晨去游名胜,傍晚才到紫虚谷。②“千峰挂夕阳”点明时间,写太阳西下后,千峰之上挂着残阳。③“犹指中寺宿”,写诗人游至中院,仍想住下休息。④“暝色满草木”写天色已晚,四周一片昏暗,只有草木上还留有残阳余晖。⑤“乱石碍饥马”,“荒榛走惊鹿”写乱石丛中一匹饥饿的马被绊倒,在荒草中奔跑的小鹿惊慌失措。⑥“深林怪禽号”,写深林中传出鸟儿的叫声,显得十分奇异。⑦“绝壑山鬼哭”,写山谷间回荡着凄厉的哭声,令人毛骨悚然。⑧“照涂藉流萤”,写夜色中,萤火虫的光映照在泥土上。⑨“呻吟愧僮仆”,写自己因惭愧而呻吟不止。⑩“乙夜扣禅扉”,写深夜里敲开寺院的门。⑪“孤灯耿幽绿”,写夜晚中,寺庙内灯光明亮,照亮了周围的环境。⑫“犹疑梦寐中”,写出神入化的感觉,仿佛是在梦中。⑬“对榻眠空屋”,写睡在床上却感觉空空如也,好像床铺在一间没有主人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