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庄夜达旦,户敞民不惊。
柔远戒慢令,荒政先缓征。
榛楛已济济,莪蔚将菁菁。
熙熙春台乐,苾苾太室牲。
尝闻至仁化,政立可去兵。
又闻公明心,罚罪能驱鲸。
古云州县劳,此语非准程。
韩侯功固高,羞比于绛婴。
光初必凶终,进锐多反瞠。
如彻礼饮酌,彊酒奠兕觥。
虽云快壮心,泰至多酗醟。
孰知安行健,履坦非掀横。
圭璋贱珉玼,山川贵刚骍。
良弓岂苟饰,利用关以弸。
斯为古循吏,业广惟励精。
孤生何所罹,自幼忧患萦。
遭家屡不造,省始离呱喤。
迩复远所恃,羁迹如漂萍。
操心但书危,固户赖巧甍。
曲蒙惠私重,哀愚斯独茕。
字抚得不违,俾就三龙黉。
曰余欲玉汝,谁何吝金籯。
愚非苟恩者,锐志思迅铿。
为修不敢殆,希彼农夫耕。
勤勤虑寇至,豫蓄终岁盛。
战战与心竞,中林亦丁丁。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名叫闾丘通的少卿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诗句释义:“上”是古代的一种敬辞,“姑丈”是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闾丘通是作者的一位长辈或尊敬的人;“闾丘通”是人名,可能是指一位姓闾丘的人;“牧少卿”可能是对闾丘通职位的描述,意为闾丘通是一位牧羊人,但官位较低。
康庄夜达旦,户敞民不惊
“康庄夜达旦”形容道路宽敞、畅通无阻,夜晚也能安全到达天亮,意味着闾丘通的政绩卓越,让百姓安居乐业。“户敞民不惊”则说明闾丘通治下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敞开门迎客,没有恐惧和不安。
柔远戒慢令,荒政先缓征
“柔远”指的是安抚远方的民族,不让其侵扰;“戒慢令”则是告诫人们不要傲慢自大,命令要严明。“荒政先缓征”意指在国家财政困难时,应首先减免税收,缓解百姓的压力。
榛楛已济济,莪蔚将菁菁
“榛楛”是一种植物名称,这里比喻乡村的景象;“济济”意为茂盛,形容乡村生机勃勃,草木茂盛;“莪蔚将菁菁”则描绘了乡村中庄稼郁郁葱葱的景象。
熙熙春台乐,苾苾太室牲
“熙熙春台乐”指的是欢乐祥和的气氛,春天的田野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苾苾太室牲”中的“苾苾”形容香气扑鼻,“太室”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这里比喻闾丘通为百姓所敬仰。
尝闻至仁化,政立可去兵
“尝闻至仁化”表示听说过闾丘通的仁爱治理;“政立可去兵”意味着他的仁政使战争不再存在。
又闻公明心,罚罪能驱鲸
“又闻公明心”指的是闾丘通公正无私,执法严厉;“罚罪能驱鲸”形容他处罚罪恶的力量如同驱赶巨鲸一般。
古云州县劳,此语非准程
“古云州县劳”指的是古代州县官员辛勤劳作的故事;“此语非准程”表示这个故事并非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韩侯功固高,羞比于绛婴
“韩侯”是春秋时期韩国的国君,“功固高”表示他的功绩非常高;“绛婴”是古代的一种刑罚,这里用来比喻闾丘通的功劳超过了古代任何君主。
光初必凶终,进锐多反瞠
“光初必凶终”表示一个人如果开始时很顺利,最终一定会走向失败;“进锐多反瞠”形容那些过于激进而缺乏智慧的人往往会遭遇失败,甚至会倒退。
如彻礼饮酌,彊酒奠兕觥
“如彻礼饮酌”指的是按照礼仪饮酒;“彊酒奠兕觥”形容饮酒时用力过猛,甚至用兕觥(一种酒杯)作为酒器。
虽云快壮心,泰至多酗醟
“虽云快壮心”表示虽然内心充满激情,但过度饮酒会导致暴躁;“泰至多酗醟”形容过度放纵自己,最终容易陷入酗酒的境地。
孰知安行健,履坦非掀横
“孰知安行健”意为谁知道行走稳健是一种美德?这句话反映了闾丘通的为人正直、品行端正。
“履坦非掀横”表示走在平坦的道路上,不会因为险峻而翻车,强调了他的稳重和谨慎。
圭璋贱珉玼,山川贵刚骍
“圭璋”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贱珉玼”意为这些玉器并不珍贵;“山川贵刚骍”则是指自然界中的山川大地才是真正值得敬畏的。
良弓岂苟饰,利用关以弸
“良弓岂苟饰”表示优质的弓箭不应该仅仅是装饰品;“利用关以弸”意指弓箭需要经过精心制作才能发挥作用。这两句表明闾丘通在治理地方时注重实效,不追求虚名。
斯为古循吏,业广惟励精
“斯为古循吏”,这是古代优秀的官吏;”业广惟励精”表示他们的事业虽然广博,但依然保持勤勉和谦虚的态度。
孤生何所罹,自幼忧患萦
“孤生何所罹”意为独自生活没有什么担忧;”自幼忧患萦”则描述了从小受到的种种困苦和困扰。这两句表达了闾丘通一生的经历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
遭家屡不造,省始离呱喤
“遭家屡不造”指的是家中多次遭受变故;”省始离呱喤”形容从幼年时期就经历了许多磨难和困苦。这两句话反映了闾丘通的家庭背景和他的成长经历。
迩复远所恃,羁迹如漂萍
“迩复远所恃”意为近处和远处都依赖着他;”羁迹如漂萍”形容他像漂泊不定的浮萍一样四处流浪。这两句表达了闾丘通在不同地方任职时的艰难处境。
操心但书危,固户赖巧甍
“操心但书危”意味着他的心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固户赖巧甍”则表达了他对家庭安全的担忧。这两句话反映了闾丘通在个人生活中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曲蒙惠私重,哀愚斯独茕
“曲蒙惠私重”意指受到了特别的恩惠和照顾;”哀愚斯独茕”则表示对于那些无知愚昧的人深感同情。这两句话表达了闾丘通对于百姓的关爱和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字抚得不违,俾就三龙黉
“字抚得不违”意味着教育孩子们不偏离正道;”俾就三龙黉”则形容希望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句话表达了闾丘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下一代的期望。
曰余欲玉汝,谁何吝金籯
“曰余欲玉汝”表示想要培养你成为有用之才;”谁何吝金籯”意思是何必吝啬钱财呢?这句话体现了闾丘通对于教育的慷慨和支持。
愚非苟恩者,锐志思迅铿
“愚非苟恩者”意味着我并不是一个只索取而不付出的人;”锐志思迅铿”则表示我有坚定的意志和清晰的目标。这句话反映了闾丘通对于自己的要求和对于未来的规划。
为修不敢殆,希彼农夫耕
“为修不敢殆”表示我努力工作不敢懈怠;”希彼农夫耕”则与前面的句子相呼应,表示我希望自己能够效仿农夫辛勤耕作的精神。这句话表达了闾丘通对于勤奋工作的态度和对于农民生活的尊重。
勤勤虑寇至,豫蓄终岁盛
“勤勤虑寇至”表示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祸害;”豫蓄终岁盛”则形容提前做好准备,使得整个一年的收成都非常丰富。这句话体现了闾丘通对于农业发展的规划和对于丰收的期待。
战战与心竞,中林亦丁丁
“战战与心竞”表示内心与外界的斗争;”中林亦丁丁”则形容战斗激烈,声音清晰响亮。这句话表达了闾丘通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和勇敢。
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闾丘通作为一名官员,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追求。他既注重政绩,又关心民生;既重视法治,又强调德治。同时,他也展现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坚守正道,勇往直前。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