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不耐事,逃尧独参寥。
行至箕山下,盈耳康衢谣。
谓此污我耳,临流洗尘嚣。
水中见日驭,劳苦如尧朝。
尧天接山际,尧云抹山椒。
谁云能避世,处处悉逢尧。
许由
不耐世事的烦扰,只身逃避到尧帝的隐居地。
行至箕山脚下时,耳边传来欢快的民间歌谣。
他认为这污浊了耳朵,于是在溪流边清洗心灵的尘埃。
水中映出太阳的车驾,劳苦的生活像尧帝时期一般。
尧天的云彩接天际,尧云抹去了山上的尘埃。
谁说我能避开尘世之苦,到处都会遇到尧帝般的时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许由隐逸生活的诗。许由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他不愿受世间纷扰,选择逃入深山之中,过着淡泊寡欲的生活。此诗通过描绘他的隐居生活,展现了隐士们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态度。
第一句“许由不耐事,逃尧独参寥”,直接点明主题,许由因为厌倦世间的纷争和烦恼,选择逃离到尧帝的隐居地。这里的“参寥”指的是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第二句“行至箕山下,盈耳康衢谣”,诗人描述了自己到达箕山脚下的情景,耳边回荡着欢快的民间歌谣。这里的“康衢谣”指的是民间歌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歌颂。
第三句“谓此污我耳,临流洗尘嚣”,“认为这污浊了耳朵,于是在溪流边清洗心灵的尘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不满,以及希望通过清洗心灵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第四句“水中见日驭,劳苦如尧朝”,诗人在水中看到了太阳车驾,联想到尧帝时期的劳苦生活,表达了对尧帝时代的敬仰之情。这里用“水中见日驭”形象地描绘了隐者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尧帝时期的劳苦和现在自己的清静生活,突出了隐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尧天接山际,尧云抹山椒”,“尧天的云彩接天际,尧云抹去了山上的尘埃。”这里通过描绘尧帝时期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尧帝时代的赞美和向往。这里的“接山际”和“抹山椒”都是形容尧帝时期景色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于尧帝时代的敬仰之情。
第六句“谁云能避世,处处悉逢尧。”诗人在这里回应了前文的问题,指出并非每个人都能像尧帝那样避世而居,而是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代中遇到尧帝一样的人。这里的“谁云能避世”是对前文问题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而“处处悉逢尧”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时代都有优秀人物存在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许由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尧帝时代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不同时代都有优秀人物存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