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报僧眠,钟声报僧起。
静中轻白日,邈视东流水。
风月有逢迎,出门聊徙倚。
传遍南北村,松间横屐齿。
【注释】
明招:即《招隐士》的作者陶渊明。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大诗人,文学家、散文家、隐士。陶渊明曾于庐山东林寺读书,自号“东篱”。
杂诗:指无题诗,内容多含蓄不露,意在言外,或表达对现实不满,或抒发个人志趣等。
报:传达。
钟声:寺院中击鼓报时的声响。
白日:指太阳。
邈视:远看。
风月:自然景物的美称。
逢迎:迎合。
徙倚:徘徊不定。
松间:松树之间。
屐齿:木屐上的齿纹。
【赏析】
《明招杂诗四首》,为陶渊明所写,是一组以隐居生活为题材的组诗。《南史·隐逸传》载:“陶公少有高逸之度,学综百家之言。雅尚玄远,每观玄鹤,爱之忘归。尝筑室于榆树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云:“少而好学,晚而专志。”可见陶渊明一生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然美和精神自由,向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这首诗是其隐居生活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
其一,鸟声报僧眠,钟声报僧起。清晨的山林里,鸟儿的啼叫声告诉人们僧人已经安睡,悠扬的钟声宣告和尚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译文:清晨,山林中传来了鸟儿清脆悦耳的啼叫,它告诉我们僧人已经安然入睡;接着又听到了悠扬的钟声,那是寺庙里的僧侣开始他们忙碌的一天了。
其二,静中轻白日,邈视东流水。在这安静的时刻,太阳轻轻洒下温暖的阳光,我远远地注视着向东流淌的溪水。
译文:在这宁静的时刻,太阳轻轻地洒下金色的阳光,我远远地看着向东奔流的溪水。
其三,风月有逢迎,出门聊徙倚。山风习习,明月皎洁,它们相互映衬,相互欢迎,我在门旁徘徊着,悠然自得。
译文:山风吹拂,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它们互相映衬,相邀而来,我在门前徘徊着,悠闲自在。
其四,传遍南北村,松间横屐齿。我的隐居生活传遍了南北各地的村落,在松树林中,我看到有人用木鞋踩出深深的脚印。
译文:我隐居的生活传遍了南北各地的村落,在松树林中,我看到有人用木鞋踩出了深深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