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雨退花,馀芳栖老木。
卷藏万古春,归此一窗竹。
浮光泛轩槛,秀色若可掬。
丰腴当夕餐,大胜五鼎肉。
【注释】
前山雨退花,馀芳栖老木:雨后山花凋零,余香飘落在枯萎的树上。
卷藏万古春,归此一窗竹:春天被卷起收藏起来,只留下这窗户旁的小竹子。
浮光泛轩槛,秀色若可掬:晶莹的月光洒在轩窗的栏杆上,美得就像可以用手捧起。
丰腴当夕餐,大胜五鼎肉:丰盛美味的美食,比五鼎肉还要好吃。
【赏析】
这是一首写物咏物的诗作,描写了诗人在欣赏一幅画时的感受,画面以“春”“竹”“月”为题,通过“雨”“花”“木”“轩槛”“竹”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前山雨退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雨刚过,花朵已经凋谢,只剩下一些残留的花蕊,静静地躺在枯萎的树枝上。这里的“前山”指的就是那片被雨水洗涤过的山林,而“雨退花”则意味着春天的结束。
接下来的两句“馀芳栖老木”,“卷藏万古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的细节。花儿虽然已经凋谢,但它们的香气却仍然留在了老树上,仿佛是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而那些盛开的花朵,也仿佛是大自然的宝藏,被紧紧地卷起,珍藏在万古的春天里。
第三句“归此一窗竹”,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这幅画面。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移向了近处,发现了一扇窗户旁的小竹子。这些小竹子虽然不起眼,但却充满了生机,仿佛是大自然中的精灵。
最后两句“浮光泛轩槛”,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的光影效果。月光透过轩窗的栏杆照射进来,形成了一道道明亮的光带,仿佛是水面上的波纹。而那些光带又像是可以用手捧起来的一样,让人不禁想要伸手去触碰。
整首诗通过对“春”“木”“窗”“竹”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而这种情感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让人们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