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随顾盼,薄俸亦甘心。
穷鬼不教富,诗魔长使吟。
支颐闻落叶,隐几见栖禽。
此意竟谁喻,萧萧秋夜深。
官居偶书
湖山随顾盼,薄俸亦甘心。
穷鬼不教富,诗魔长使吟。
支颐闻落叶,隐几见栖禽。
此意竟谁喻,萧萧秋夜深。
译文:
湖光山色随着我的一顾一笑而变幻,微薄的薪俸,我也并不觉得遗憾。
贫穷鬼魅也不妨碍富有,作诗的魔鬼却总是令我陶醉其中。
我倚着书桌支撑着下巴聆听窗外飘落的黄叶,我端坐在书桌前看着桌上栖息的小鸟。
这种心境究竟该由谁来理解呢?在这萧瑟的秋夜之中,只有那一片片落叶声声作响。
注释:
- 湖山随顾盼: 指欣赏湖光山色,随心所欲地观看。
- 薄俸亦甘心: 虽然收入不多,但心中无怨无悔。
- 穷鬼不教富: 形容即使身处贫困也无所谓,因为内心的满足远大于外界的物质条件。
- 诗魔长使吟: 诗歌创作如同被一种魔力驱使,常常情不自禁地吟咏。
- 支颐闻落叶: 用支颐表示用手托着头的姿态,聆听窗外飘落的黄叶。
- 隐几见栖禽: 在书桌旁边坐着,能观察到鸟儿栖息的情景。
- 此意竟谁喻: 这种心境难以向他人表述,不知该向谁说清自己的感受。
- 萧萧秋夜深: 秋夜渐深,落叶之声显得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首句“湖山随顾盼”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地欣赏自然景色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接下来的诗句中,“薄俸亦甘心”反映了诗人对于贫贱生活的坦然接受态度,即便收入不多,他也感到心安理得。
中间两句“穷鬼不教富,诗魔长使吟”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他认为贫穷并不妨碍他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反而使他更能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享受其中的无限乐趣。这里的“诗魔”比喻诗人如同一个被诗歌所吸引的灵魂,无法自拔。
后两句“支颐闻落叶,隐几见栖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他倚靠着书桌听落叶的声音,静静地坐着观赏小鸟的栖息。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两句“此意竟谁喻,萧萧秋夜深”则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心境的无奈与感慨。他试图向别人解释这种心境,却发现无人能真正理解。而秋天的夜晚越来越深,落叶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使得这份孤独和寂寥感更加强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