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采中洲兰,秋采芙蓉芳。
芙蓉以为衣,春兰佩其香。
晓织比目鱼,暮织双鸳鸯。
裁成合欢被,副之君子堂。
粲粲桃李姿,过时空自伤。
汉宫专使至,罗搜穷洞房。
长虹直轩辕,秘艳不可藏。
平时同闺子,坐看铅华光。
共解明月珠,私结罗襦裆。
出门驱车去,富贵无相忘。
【注释】中洲:指江中沙洲。芙蓉:荷花。比目鱼传说为一种形如人面的鱼类,这里比喻夫妻恩爱。合欢被:一种用合欢草编成的被子。汉宫专使至:汉武帝派使者来寻找李夫人。罗搜:搜查、搜求。铅华:搽脸的白粉和胭脂。
【赏析】这是一首写歌妓生活情趣的宫体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对歌妓们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并抒发了自己对此的无限遐想。全诗以“春采”起兴,由采莲而及织锦,再及爱情,最后归结到富贵享乐的人生主题上,构思巧妙,层次分明,富有诗意。在描写歌妓生活的诗中,这首诗是较为别致的一篇,它没有直接描写歌妓们的歌舞宴饮,而是着重描绘她们的爱情生活,表现了歌妓们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执着,以及她们对于爱情的纯洁和忠贞。
诗歌开头两句写歌妓在春天采集兰草,秋天采摘荷花的芳馥。这里的“中洲”指的是江中的沙洲,即江南地区,而“兰”与“花”都是香草,可见诗人把歌妓们比作香草,既写出了歌妓们的青春美丽,又暗示了她们清高脱俗的性格特点。
接着诗人描绘歌妓们在夜晚绣制鸳鸯双带的情景。这里的“晓”、“暮”是指日夜,表明歌妓们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比目鱼”和“鸳鸯”分别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这里用来比喻歌妓们的夫妻情谊,同时也象征着她们的婚姻关系。“裁剪成合欢被”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歌妓们在新婚之夜的场景,表达了她们对于幸福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歌妓们在闲暇时刻欣赏明月的情景。这里的“粲粲桃李姿”,形容歌妓们如桃花李花一样艳丽动人;而“过时空自伤”则暗示了她们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青春的留恋。
接下来诗人又写了一段歌妓们的故事。汉武帝派使者前来寻找李夫人的消息传到了歌妓们中间,她们纷纷猜测这消息背后的秘密。于是,歌妓们也开始打扮自己,准备迎接这个意外的机会。“罗搜穷洞房”一句,既描绘了歌妓们精心打扮的情景,又表现出了她们对于爱情的执着与坚贞。
最后诗人以“出门驱车去,富贵无相忘”一句结束了全诗。这句话表达了歌妓们对于富贵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对于爱情的忠诚与执着。
这首诗通过描绘歌妓们的爱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认识与评价。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想象与夸张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