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舆疾上洪州,百感婴怀又怕秋。
病体不因衰后觉,宦情谁向死前休。
乞身已晚荒三径,葬子无期负一丘。
造物傥从心所欲,乐天知命更何求。
洪都病中口占
去年(指作者上一年)舆疾(乘车)上洪州,百感婴怀又怕秋。
病体不因衰后觉,宦情谁向死前休。
乞身已晚荒三径,葬子无期负一丘。
造物傥从心所欲,乐天知命更何求。
【注释】
- 舆疾:乘车,古代一种坐轿的交通方式。
- 百感婴怀:百种感受缠绕心头。
- 衰:衰老。
- 三径:道家称有三条通道的住宅叫三径。
- 荒:荒芜。
- 造物:自然的造化。
- 傥:倘若,如果。
- 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仕途失意、年老多病、归隐山林的思想情绪的七绝诗。全诗感情沉郁,风格苍凉,语言朴实而不失含蓄。
第一句“去年舆疾上洪州”,是说自己上年因病乘轿到洪州去。“舆疾”即乘轿,是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洪州”,即今江西南昌一带,当时为江州,属洪州路,故称“洪州”。这里既说明自己当年曾因病到洪州,又点明了时地。第二句“百感婴怀又怕秋”,是说自己百种感受缠绕心头,但又害怕秋天的到来。“百感”,泛指许多感触,包括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苦恼等。“怕秋”,是因为秋天常常是多雨的季节,而作者此时却正患病在身;再加上他年纪已大,恐怕难以承受这风雨之苦,所以说“怕秋”。这两句是说:因为身体不好,所以担心秋天到来;因为担忧秋天,所以心情十分烦乱。
第三句“病体不因衰后觉,宦情谁向死前休”,是说自己虽然感到身体虚弱,但是并没有因此就认为衰老之后就会感觉好一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衰后”,即衰老之后。“休”,停止。“病体不因衰后觉”,意思是自己虽然身体虚弱,但并没有因此而认为衰老后会感觉好一些,也就是说,尽管自己已经年老体衰,但是仍然坚持着对功名的追求。“宦情谁向死前休”,则是说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宦情,即仕途中的情怀。“休”,停止。这两句的意思是:尽管自己已经年老体衰,但是仍然坚持着对功名的追求;而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也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心。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深深厌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着第四句“乞身已晚荒三径”,是说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去追求功名了。“乞身”即辞官退隐。“荒三径”,意思是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壮志,只剩下一片荒凉的三亩小园。这两句是说: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去追求功名了,只剩下一片荒凉的小园。
第五句“葬子无期负一丘”,是说自己的儿子还没有长大成人,无法安葬。“葬子”,即埋葬儿子。“负”,辜负。“无期”,没有期限。这两句是说:自己没有能够完成安葬儿子的心愿,辜负了这片曾经寄托着自己希望的土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尽到父亲责任的愧疚与自责。
最后一句“造物傥从心所欲,乐天知命更何求”,是说自己如果能够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可求了。“造物”,指自然界的力量和造化。“苟”,如果的意思。“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这首诗是诗人自伤身世,表达对现实不满的牢骚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