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舆扶杖过山蹊,雨溅征裾屐溅泥。
正自不禁行路苦,一声何处竹鸡啼。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
“雨溅征裾屐溅泥”,意思是说:雨水溅湿了衣服,鞋和袜沾满了泥土。“征”是出使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穿着一双新鞋,正走在山路上。
“正自不禁行路苦”,意为:自己已经无法忍受路途的艰辛。“苦”是辛苦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已无法忍受行走的劳累。
“一声何处竹鸡啼”,意思是:一声清脆的鸟鸣声从什么地方传来。“竹鸡”是一种生活在山中、鸣声如竹的野鸡。“啼”是鸟叫声。这句的意思是说:一声清脆的鸟鸣声传遍四方。
【答案】
译文:
下舆扶杖过山蹊,雨溅征裾屐溅泥。
正自不宜行路苦,一声何处竹鸡啼。
注释:
(1)下舆:指步行。
(2)昱岭:即越王勾践剑池,在今江西弋阳西北。
(3)竹鸡:一种雉类动物,雄者头上有冠,鸣时声如竹节。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雨中小憩于越王古剑池边的山道上,听到远处传来阵阵竹鸡的啼叫声。全诗意境清幽,音韵谐美。
首句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诗人在雨中艰难前行的场景,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情。
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痛苦。诗人虽然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但雨水却溅湿了衣襟;鞋子和袜子虽然擦得干干净净,但泥泞却沾满了鞋袜。这种痛苦不仅来源于身体上的不适,更来源于心灵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三句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通过具体的细节来表现诗人内心的痛苦。诗人已经无法忍受行走的劳累,甚至连一句鸟叫声都难以承受。这种痛苦源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与绝望。
最后两句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但他仍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这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