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峦十里上巉岩,飞槛初凭缥缈间。
夔子风烟依白帝,夜郎耕稼接乌蛮。
砌横乱石遥临涧,门对高峰近带山。
咫尺惊湍吁莫测,每来登此念乡关。
这首诗是李白在夔州的《三峡堂》一诗。
诗句释义:
林峦十里上巉岩,飞槛初凭缥缈间。
注释:这里的“巉岩”是指山石陡峭的岩石。这句诗描绘了三峡堂周围的自然景观,山上树木茂密,距离江边约十里路,登上高高的峭壁。诗人站在飞檐的栏杆旁,看着眼前的景色,仿佛在云雾缭绕中。夔子风烟依白帝,夜郎耕稼接乌蛮。
注释:这里的“夔子”是指古代巴国和蜀国的人们,他们生活在长江上游的夔州地区,这里的风和烟都带着白帝城的痕迹。而“夜郎”指的是夜郎国,位于今天的贵州省一带,这里的人们以种田为生。这句诗描绘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历史风情。砌横乱石遥临涧,门对高峰近带山。
注释:这里的“砌”是指台阶或楼梯。这句诗描述了三峡堂的建筑特征,台阶纵横交错,远眺着峡谷中的溪流。大门面对着高山,周围有群山环绕。这两句诗描绘了三峡堂的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咫尺惊湍吁莫测,每来登此念乡关。
注释:这里的“惊湍”指的是湍急的江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三峡堂周边环境的敬畏和感慨。每当他来到这里,心中总会涌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
《三峡堂》是李白在唐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三峡堂周围自然风光和建筑特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