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寻磴道踏雪烟,渐引茅檐屋数椽。
江影动摇波面日,山光隐见峡中天。
放怀樽酒凭栏客,回首弦歌趁市船。
要与舟人同此乐,移花种竹满檐前。

【注释】

三峡堂:位于重庆北碚区,建于宋代。诗人在诗中提到的“三峡”,指的是长江三峡地区。

磴道:石阶小路。

茅檐:用茅草覆盖的房屋的屋檐。

江影:指长江水波的影子。

峡中天:指峡谷中的天空。

放怀樽酒:敞开胸怀饮酒。

弦歌:弹拨乐器和歌唱。

同此乐:共享这种乐趣。

要:要求,命令。

移花种竹:种植花卉,培植竹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三峡时的情景。

首联写登上高台,俯瞰三峡胜景。诗人先描绘了攀登山路,踏雪寻径的情景,然后逐渐走到一座小茅屋前。这两句通过登山、寻路、登临的过程,展示了诗人对三峡景色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之情。

颔联写站在高处眺望三峡风光,感受其雄浑壮丽之美。诗人以“江影”、“山光”为画面主体,运用比喻手法,将江水与山光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写诗人在船上观赏三峡景色,感受其中的乐趣。诗人用“放怀樽酒”、“回首弦歌”等词语来描绘自己的心情和状态,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尾联写诗人希望与当地的居民共同享受这份美好,并提出了种植花卉、培植竹子的要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之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三峡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