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义若殉财,避名如避箭。
况当喜惧交,肯与宠辱战。
百年元亮心,一日宣明面。
朱门辙迹多,山路微如线。

【注释】

殉义若殉财:殉,牺牲;义,道义;殉财,比喻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

避名如避箭:避,避免;名,名声;避箭,比喻避免名誉或声誉的损害。

况当喜惧交:况,况且;喜惧交,既喜欢也害怕。

元亮心:元亮,三国时蜀汉名臣诸葛诞;心,指其忠君之心。

一日宣明面:宣明,光明正大,公开宣布。

朱门辙迹多:朱门,指权贵之家;辙迹,车迹,指富贵荣华的踪迹。

山路微如线:山路,比喻隐士之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熊退斋的。“寄”字表明这是一首赠答之作。熊退斋是一位有骨鲠之气的人物,他一生以正直、耿直著称于世,但屡遭贬谪,屡不得志。此诗就是诗人在赠给他的时候写就的。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遭遇不幸的同情与关怀。

开头两句,诗人把熊退斋比作了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他们像殉财一样地为正义事业献身,像躲避仇人一样地避开名誉和地位的诱惑。“况当喜惧交”,既欢喜又害怕,这表现了熊退斋对现实的复杂心情。这种心情,既是个人命运的悲哀,也是时代悲剧的写照。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熊退斋的高尚品格,说:“百载元亮心,一日宣明面。”这里,“百年元亮心”指的是熊退斋忠贞不渝的心志,“一日宣明面”则是指他公开宣布自己的信念。“宣明面”三字,用得极好,它不仅表明熊退斋光明磊落,而且表明他的言行一致。

“朱门辙迹多,山路微如线。”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朱门”,指权贵人家;“辙迹”即车痕马迹,指富贵荣华的踪迹。“微如线”,形容山路险峻崎岖。这最后一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概括,它既写出了熊退斋的为人,也写出了他生活的环境。熊退斋虽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他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两句诗既赞美了熊退斋的高洁品格,也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