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到天孙,因过清静轩。
山尖覆云盖,石罅迸松根。
危磴关河路,远林桑柘村。
闲邀羽人话,洞究五千言。
【注释】
属部:所属地区。天孙:指织女星。清静轩:即清静宫,在青帝观内。危磴(dèng):险峻的石阶。羽人:古代传说中善于吹箫的人,这里泛指道士。五千言:《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文》,相传是老子所作。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三年(809),诗人因得罪权臣而贬为江陵司马时。当时诗人正游览青帝观。此诗写他游历观景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的思想情趣。
首联“按部到天孙,因过清静轩”,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和经过。按部到天孙,是指诗人奉诏前往长安述职。天孙,即织女星,这里暗指皇帝。诗人以“按部”起兴。“天孙”二字,也暗示了作者的心境。因为诗人曾因触忤权相而遭贬,所以此时对皇帝不免有些戒备之心。
颔联“山尖覆云盖,石罅迸松根”,描写了观内的自然风光。这两句描绘的景色,清新幽雅,富有诗情画意。山尖覆云,石罅迸松,这些自然景观,都是诗人所熟悉的。然而,在这陌生的环境里,诗人却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是新奇的,又是亲切的。新奇的是这些景物与自己曾经熟悉的自然风光不同;亲切的是诗人对这些景物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兴趣,从而激发出自己的联想。
颈联“危磴关河路,远林桑柘村”,进一步描绘了观内的环境。诗人由奇思遐想回到了现实,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危梯高耸,似乎通向天涯;茂密的树林,掩映着一座座古朴的村落。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树一村,都给人一种恬静安详的感觉。
尾联“闲邀羽人话,洞究五千言”,点出了此行的主要内容。所谓“羽人”,就是道士,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天孙”。诗人在这里,一方面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独,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他与道士谈心,探讨道教经典,这既是诗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他对道教文化的倾慕之情的流露。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