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嶪。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题新安佥厅拄笏亭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嶪。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高山上的修行生活,他如同一座高山,崇高而不可亵渎。他在山中耕作,在山前行走,终日面对着自己的面容,就像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眼睛一样。他的智慧如同青冥之上的云彩,时而明亮时而消失。尽管他在官场上忙碌,但他仍然能够在高山上找到心灵的宁静。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位高僧的生活,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