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论至后日相催,乘兴篮舆到岭隈。
风竹尽摇花玉玦,云山浑作烂银堆。
须知此日逢僧话,不减当年访戴回。
更喜彭君真我辈,溪流渡马肯相陪。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罗汉院途中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译文:
不必说等到后来再相催,我乘兴乘坐篮子车到山脚。
风吹动竹叶花玉玦,云山浑如烂银堆。
要知道今天遇到僧侣交谈,不逊当年拜访戴安道回。
更喜彭君真是我辈人,溪流渡马肯相陪。
注释:
- 至后日相催:等待以后的日子再催促我。
- 篮舆:指用竹篾编成的轿子或者小车子。
- 岭隈:山脚下的地方。
- 风竹尽摇花玉玦(jué):风中摇曳的竹子仿佛在摇动玉器般的花环,形容风势强劲,竹叶翻动如玉。
- 云山浑作烂银堆:形容山峰被云雾缭绕,宛如一座座银白色的堆砌物,形象生动。
- 须:必须、应当。
- 僧话:与僧侣交谈。
- 访戴:指拜访戴逵(字安道),戴逵是东晋著名的隐士,与陶渊明有深厚的交往,陶渊明曾三次造访戴逵。
- 彭君:即彭泽县令,彭泽县令为作者的朋友。
- 溪流渡马肯相陪:意思是说溪流可以渡过马匹,表示溪流宽阔,可以安全通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历山水之作。首句“休论至后日相催”,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日子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接下来三句“风竹尽摇花玉玦,云山浑作烂银堆”,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风动之竹、云绕群峰为喻,形容其景色之美,如同珍宝般珍贵。最后两句“须知此日逢僧话,不减当年访戴回”,则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交流的愉悦之情,这种交流让他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也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