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接巾屦,雅志在丘壑。
林疏见鸟下,池静闻鱼跃。
岁月已屡改,风烟只如昨。
我知造物心,遗子良不薄。
畏途有豺虎,骇浪有鲛鳄。
何如远忧患,共此吟啸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环照阁口占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诗句解释:
- “高情接巾屦” - 高尚的情感与简朴的生活相融合。这里的“巾屦”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穿的布鞋,象征着他们的简朴生活和高尚情操。
- “雅志在丘壑” - 崇高的志向在于追求自然山水。这里的“丘壑”指的是山野、山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 “林疏见鸟下” - 树林稀疏处可以看到鸟儿飞过。这里的“林疏”指的是树梢稀疏之处,而“鸟下”则描绘了一幅鸟儿飞翔的画面。
- “池静闻鱼跃” - 池塘寂静时可以听到鱼儿跳跃的声音。这里的“池静”指的是池塘水面平静,而“鱼跃”则描绘了鱼儿在水中欢快跳跃的情景。
- “岁月已屡改,风烟只如昨” - 虽然时间已经流逝了很多,但这里的风景仍然如同昨日一般。这里的“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风烟”则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
- “我知造物心,遗子良不薄” - 我深知造物者的心思,它没有遗弃我这样的存在。这里的“造物”指的是自然界的创造者,而“遗子”则表示赋予生命的意思。
- “畏途有豺虎,骇浪有鲛鳄” - 尽管有些地方充满了危险(比如豺虎),但也有一些地方是宁静美丽的(比如鲨鱼和鳄鱼)。这里的“畏途”指的是危险的路途,而“鲛鳄”则是指鲨鱼和鳄鱼,都是水中的危险生物。
- “何如远忧患,共此吟啸乐” - 与其担心未来的忧虑和困扰,不如一起在这里吟咏歌唱,享受快乐时光。这里的“远忧患”指的是远离忧虑和困扰,而“吟啸乐”则描绘了吟唱和欢笑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环照阁内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有丰富的内涵,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