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锦绣肠,而居锦绣谷。
春风二三月,山花名踯躅。
芳鲜照寒涧,窈窕映修竹。
化工亦耐事,造物能委曲。
不知几猩唇,贷此色可足。
看久直欲燃,况乃手未触。
杖藜两幅巾,人物俱惊俗。
方观笔端妙,更对杯中醁。
念昔嵩少步,千层上云麓。
政似徐熙图,写生开百幅。
怀归阻兵火,梦想如在目。
会当返升平,柴车驾黄犊。
翁士特李似表相过小酌分题得踯躅我无锦绣肠,而居锦绣谷。
春风二三月,山花名踯躅。
芳鲜照寒涧,窈窕映修竹。
化工亦耐事,造物能委曲。
不知几猩唇,贷此色可足。
看久直欲燃,况乃手未触。
杖藜两幅巾,人物俱惊俗。
方观笔端妙,更对杯中醁。
念昔嵩少步,千层上云麓。
政似徐熙图,写生开百幅。
怀归阻兵火,梦想如在目。
会当返升平,柴车驾黄犊。
【注释】
“踯躅”是杜鹃花。
“我无锦绣肠”,意思是说我没有像锦绣一样华丽的东西,但有美丽的景色,就像锦绣一样。
“春风二三月,山花名踯躅”:春天的二月或三月,山里的花叫踯躅花。
“芳鲜照寒涧,窈窕映修竹”:杜鹃花的颜色鲜艳,照在寒冷的水沟里,又映在修长的竹子里。
“化工亦耐事,造物能委曲”:自然界的景物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就像画匠一样能够创造出各种事物。
“未知几猩唇,足以足其色”:不知道有几片猩红色嘴唇,就可以满足其艳丽了。
“看久直欲燃,况乃手未触”:看久了就仿佛要燃烧起来,何况还没有接触呢。
“杖藜两幅巾”:拿着拐杖穿着两个布条的头巾。
“人物俱惊俗”:人们都感到惊讶。
“方观笔端妙,更对杯中醁”:正在观看笔锋的美妙之处,又对着酒杯中的美酒。
“念昔嵩少步,千层上云麓”:回忆从前在嵩山下走过,登上了层层叠叠的山巅。
“政似徐熙图,写生开百幅”:这就像是徐熙画的山水画,描绘出很多幅生动的画面。
“怀归阻兵火,梦想如在目”:思念家乡被战乱所阻,只能把梦想留在眼前。
“会当返升平,柴车驾黄犊”:一定会回到和平时期,驾着柴车,带着黄牛去旅行。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历自然风景时的心情感受。首联点出自己身处锦绣谷,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却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色。颔联写春天的杜鹃花,色彩艳丽,美丽动人。颈联描绘了杜鹃花的美丽和它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尾联抒发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