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场决胜事何如,神助曾无合浦珠。
正论久知传木铎,哇音宁使混錞釪。
土风未改犹思楚,射御今应复教吴。
白雪调高难继和,埙篪歌咏古相须。

【注释】:

  1. 和元叔闻德邵省下之作:这是一首应和诗,作者与友人元叔同为进士,因有才名而受到皇帝的赏识。这首诗是作者在听说朋友德邵在朝廷中担任了学士之后写的。
  2. 文场:指科举考试的考场。决胜事:指决定科举成败之事。何如:如何,怎样。
  3. 神助曾无合浦珠:传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得到一颗明珠,献给汉武帝,但这颗明珠并没有被用来装饰皇宫,反而被放在合浦之滨的海边。后来,有人将此珠从合浦之滨打捞出来并送给汉武帝,武帝便将它赐给了大臣,以表彰其忠诚。后用“合浦珠”来形容贵重、难得之物。
  4. 正论久知传木铎:指正直的理论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木铎:古代用木头做的摇铃,用以警众,也用作官员出行时鸣响的乐器。这里借指官员。
  5. 啊音宁使混錞釪:啊音,即呵斥之声;混𫐄,一种打击乐,用金属制成的小鼓等物击奏。这里用“啊音”比喻呵斥的声音或严厉的批评。宁使,宁愿。使:让。混𫐄,一种打击乐,用金属制成的小鼓等物击奏。这里用“混𫐄”比喻呵斥的声音或严厉的批评。
  6. 土风:指本地风俗。未改:没有改变。思楚:怀念楚国。楚,楚国,战国时期的大国,今河南湖北一带。楚文化影响很大。
  7. 射御:射箭驾车,泛指武艺。今应复教吴:现在应该再教授吴国人民。吴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今江苏、浙江一带。
  8. 白雪调高难继和:白雪歌,古歌曲名,原唱者已无法考证。《白雪歌》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一首,相传为秦人所作。调高,歌声高亢激昂。
  9. 埙篪歌咏:埙、篪都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埙为陶制的,篪为竹制的。歌咏:歌唱,歌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听到友人德邵在朝廷中担任了学士以后写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朋友德行的称颂和对友情的珍重之情。诗歌内容如下:
    第一句:“文场决胜事何如?”文场,这里指科举考试的考场。决胜事,决定科举成败之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如何才能取得决胜的关键呢?
    第二句:“神助曾无合浦珠。”合浦,古代地名,今越南北部湾畔,产珍珠甚多。这句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如果能得到神的帮助,那就像是得到了一颗珍贵的合浦珍珠。
    第三句:“正论久知传木铎。”木铎,古代的一种摇铃,用木头做成,用以警众和作为官员出行时的鸣响乐器。这里借指官员。这句话的意思是:正义的言论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就像木铎一样。
    第四句:“哇音宁使混𫐄。”哇音,这里是形容呵斥的声音。宁使,宁愿这样。混𫐄,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由金属制成,用于击奏。这里用“混𫐄”比喻呵斥的声音或严厉的批评。这句话的意思是:严厉的批评或呵斥的声音,宁愿让它们混杂在𫐄声之中,也不愿让它们扰乱了音乐。
    第五句:“土风未改犹思楚。”土风,指本地风俗。楚,楚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今河南、湖北一带。这里的楚国指的是楚国的风俗和习惯。这句意思是:虽然当地的风俗没有改变,但我仍然怀念着楚国的文化和习俗。
    第六句:“射御今应复教吴。”射御,是指武术训练的内容之一。教吴,教导吴国人民。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应该再教授吴国人民武术训练的内容吧。
    第七句:“白雪调高难继和。”白雪调,是指《白雪歌》这首歌。调高,歌声高亢激昂。这句意思是:《白雪歌》的歌声高昂激越,难以继续和声合唱。
    第八句:“埙篪歌咏古相须。”埙,是一种陶制吹奏乐器。篪,也是竹制吹奏乐器。相须,相互依赖或相互配合。这句意思是:埙篪的歌声相互依赖或相互配合才能产生和谐的音乐效果。
    整首诗通过赞美正义言论、严厉批评、怀念楚国风俗、传授武术以及和谐的音乐效果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对友情的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