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寒云不肯晴,黑貂裘敝客心惊。
旗亭雪湿难沽酒,炀灶烟消类戛羹。
学辩痴龙真末技,文摛彩凤亦虚名。
山居自足三冬用,老大何嫌秉烛明。

【注】

寄元叔:写给朋友的信。

十日寒云不肯晴,黑貂裘敝客心惊。

旗亭雪湿难沽酒,炀灶烟消类戛羹。

学辩痴龙真末技,文摛彩凤亦虚名。

山居自足三冬用,老大何嫌秉烛明。

【赏析】

“十日寒云不肯晴,黑貂裘敝客心惊。”首联两句为诗的开端,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幅清冷、阴郁的景象,乌云不散、天气阴冷,使诗人感到十分寒冷,而自己穿着破旧的皮衣,更加令人心惊;这两句写景抒情,既写出了当时环境的恶劣和自己的困境,又表达了自己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殷切的思念之情。

“旗亭雪湿难沽酒,炀灶烟消类戛羹。”第二联两句写诗人身处险境中的艰难处境,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无法找到可以取暖的地方,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他发现旗亭中也找不到可以买酒的人家,只能失望地回家;最后,他又发现炊烟早已消散殆尽,就像那美味佳肴一样不复存在。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刻画出了诗人的孤独、无助和绝望。

“学辩痴龙真末技,文摛彩凤亦虚名。”第三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指出自己的无能,认为无论是学习辩论还是写作都是徒劳无益的,只是虚有其表而已。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山居自足三冬用,老大何嫌秉烛明。”最后两联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老年生活的豁达态度。他认为只要能够过上自得其乐的生活,即使是冬天也足够了。而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无所顾忌地追求光明。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乐观精神,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