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移居向越州,三生风月旧曾游。
秦碑古字应难读,禹穴馀书尚可求。
海蟹江珧荐𨤍醁,林苞野蕨助肴羞。
遥知屡下陈蕃榻,顾我飘零阻献酬。
【注释】
元叔:诗人的朋友,名不详。因:一作“闻”。呈:上奏、进献。知府:指州郡长官。内翰:指中书省的高级官吏。
向:到。三生:前世、前生的缘分。风月:风和月色,泛指美好的自然风光。三生风月旧曾游:意思是与朋友过去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秦碑:秦始皇的石刻文字。古字:指古文。应难读:应该很难读懂。禹穴:《尚书·山海经》载,大禹治水时曾在会稽山挖出一只大蛤壳,后人称之为”会稽山”。余书:指会稽山的其他书籍。尚可求:还可以找到。
海蟹江珧:海蟹和江瑶(一种海螺)。荐𨤍醁:用来佐酒的食物。林苞野蕨:森林中的野果。助肴羞:作为菜肴的配料。
陈蕃榻:东汉末年,陈蕃任豫章太守,他的床铺很简陋,但很干净整齐。屡次下陈蕃榻:多次来到陈蕃的床前向他请教学问。顾我飘零阻献酬:我如今漂泊在外,不能像陈蕃那样来向他献上我的诗。飘零:形容流落失所,漂泊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题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以赞美友人生活简朴为主旨,通过对朋友居处的描绘,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写友人新近移居越州。“闻说”二字,表明诗人得知此事并非出自传闻,而是出于友人自己的说法,这既说明诗人对此事的关心,也暗示了诗人对此消息的意外与惊讶。“向”字在这里有“到……去”、“往……方向”的意思。“三生”一词,用来形容与朋友之间深厚的交情,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经历了三世。“风月”,这里泛指美好的自然风光,也暗指两人曾经在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旧曾游”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深厚友谊的历史渊源和长久不变。
颔联两句是对友人居处的描述。“秦碑古字”,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留下的石碑上的古文,这些古文因为年代久远,往往难以理解;而“禹穴余书”则是指会稽山上出土的古书,这些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两句诗通过描写友人的居处在历史和文化上的价值,进一步衬托出其居处的珍贵和独特。“尚可求”,意味着虽然这些古文古书已经很罕见,但仍有机会可以发现和学习。
颈联两句是诗人对友人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赞美。“海蟹江珧”和“林苞野蕨”都是海蟹和野菜,象征着简朴无华的生活。“荐𨤍醁”和“助肴羞”分别指的是用作佐酒的食品和作为菜肴的配料,这些食物都体现了友人生活简朴的特点。“荐𨤍醁”中的“荐”,意为献给;“醁”是一种美酒。“助肴羞”中的“羞”指的是菜肴。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友人的日常生活,还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食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陈蕃榻”是指东汉时期的陈蕃,他曾任豫章太守,他的床铺虽简陋却非常干净整齐。诗人多次来到陈蕃的床前向他请教学问,表现出他对学问的渴望和尊重。“顾我飘零阻献酬”则是诗人自己的自谦之词,意指自己因为飘泊在外而无法像陈蕃那样来向友人献上自己的诗作。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身遭遇的哀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居处的描绘、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赞美以及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珍视,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