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
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
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
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程之徒

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

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

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

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注释:

  1. 程之徒:程是作者自称的姓氏或者别称,徒表示追随或学习的人。
  2. 迩来:近来;最近。
  3. 贫且病:贫穷且身体有病。
  4. 屏迹:隐居;隐居不问世事。
  5. 四明:指宁波(今浙江省宁波市),古代以东为南,所以宁波在古代称为“四明”。
  6. 自言:自称。
  7. 膏肓:古代指心尖部位,这里比喻疾病已经到了极点,无法治愈。
  8. 无以保性灵:无法保护好自己的本性。
  9. 师友义:师生之间、朋友间应有的道义。
  10. 此道:指儒家之道。
  11. 久凋零:已经衰落、凋零。
  12. 寄言:转告;告诉。
  13. 后学者:后来学习的人。
  14. 中庸:儒家学说的基本教义之一,主张为人处世应该追求平和、适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说自己最近既贫穷又生病,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在宁波的四明山。他自称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再保护自己的本性。诗人感叹自己和老师、朋友们之间的道义已经变得淡薄,而儒家的教义也已经衰落。最后,诗人劝告后来学习的人,应该努力实践儒家的中庸之道。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人们对道德和学问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