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苦向毛锥,老大生涯只有诗。
哀乐万端成画缋,江山太半入炉锤。
格如平易人多爱,意到幽深鬼未知。
白发尚新才不尽,几时吟兴是衰时。
览余尧辅诗因成七言四韵
少年心苦向毛锥,老大生涯只有诗。
哀乐万端成画缋,江山太半入炉锤。
格如平易人多爱,意到幽深鬼未知。
白发尚新才不尽,几时吟兴是衰时。
注释:
- 览:阅读、欣赏。
- 尧辅:即杨尧辅,字次翁,四川仁寿人,宋嘉定中进士,为文精切简练,有“简斋体”。
- 毛锥:指笔,古代文人常以笔比作毛锥。
- 老:年纪大。
- 哀乐万端:形容感慨万千,悲喜交集。
- 万端:各种事物。
- 画缋(huì):绘画,这里用来形容诗歌的描绘力。
- 江山太半入炉锤:形容山河大地被诗人熔铸于诗中。
- 格如平易人多爱:意为诗的风格平易易懂,却深受人们的喜欢。
- 意到幽深鬼未知:意味着诗歌的内涵深远,即使是鬼也难以理解其意。
- 白发尚新才不尽:虽然年岁已高,但才华依旧,没有穷尽。
- 几时吟兴是衰时:何时才能重提旧日的吟咏兴致,在衰老之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杨尧辅的赞美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杨尧辅诗歌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杨尧辅诗歌的欣赏,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少年心苦向毛锥”,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苦读的情景,那时候的他一心向学,如饥似渴地钻研学问。这里的“毛锥”指的是笔,象征着学者的工具,也寓意着学者的精神追求。
第二句“老大生涯只有诗”,表明诗人已经度过了青春时期,现在的生活主要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它给诗人带来的精神寄托。
接下来两句“哀乐万端成画缋,江山太半入炉锤”,进一步描绘了杨尧辅的诗歌风格。诗人认为杨尧辅的诗歌能够将复杂的感情和景物细腻地表现出来,就像一幅幅精美的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也将江山大地融入诗中,使诗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第三句“格如平易人多爱”,称赞了杨尧辅诗歌平易近人的特质,使其得到了大众的喜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杨尧辅诗歌风格的赞赏,认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但却不失艺术性。
第四句“意到幽深鬼未知”,则进一步强调了杨尧辅诗歌的艺术深度。诗人认为杨尧辅的诗歌内涵深远,即便是鬼神也无法完全理解其意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杨尧辅诗歌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白发尚新才不尽,几时吟兴是衰时”,表达了诗人对杨尧辅的祝福和期望。尽管年事已高,但诗人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和无限的才情。希望杨尧辅的诗歌能够永远传承下去,成为后世人们的精神财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吟咏兴趣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整首诗以赞美杨尧辅的诗歌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杨尧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