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常人只好儒,古来忠义出屠沽。
试将朱亥相伦拟,几个衣冠是丈夫。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懊恼常人只好儒:“懊恼”意为感到烦恼或不满,“常人只好儒”指的是普通人只能局限于儒家的道德规范。
  • 古来忠义出屠沽:“古来”指自古以来,“忠义”是指忠诚与正义,“屠沽”在古代是指屠夫和卖酒的小商贩。
  1. 译文
  • 懊恼常人只好儒,古来忠义出屠沽。
  • 试着将朱亥相伦拟,几个衣冠是丈夫。
  1. 关键词注释
  • “懊恼”:表达了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和抱怨。
  • “常人只好儒”:指出普通人只能局限于儒家的道德观念,无法超越。
  • “古来”:表示从古至今,具有历史性的意味。
  • “忠义”:忠诚与正义,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 “屠沽”:屠夫和卖酒的小商贩,通常社会地位较低。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比儒家教育和屠沽等职业,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价值观的批判。他认为忠义应该被更广泛地认可,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些特定行业或身份的人。
  • 李觏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他希望通过这首诗来唤起人们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的重新认识。
  • 诗中的“朱亥”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被视为真正的勇士;“几个衣冠是丈夫”则暗示着那些仅仅穿着华丽的外表,却没有真正担当起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人,他们不足以称为真正的丈夫(即真正的人)。

李觏的《感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的诗歌,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道德和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和社会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