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兀兀何施为,学无异意唯传师。
尝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巳无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
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
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
劳兄示我复教我,一字不晓如痴儿。
文侯听乐唯恐卧,今我幸免指目皮。
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
直疑前身是颜子,独受师说无人知。
又疑梦寐感灵怪,常与周孔相追随。
不然悠悠千载后,何传何习遽如斯。
穷愁著书古有例,昨官闽中今海涯。
海涯路远学者少,斯道未有施行时。
圣皇诛赏甚明白,归来奏牍无迟迟。
江南臈雪片如掌,酒花上面寒力衰。
是非得失从此止,马头一别东西驰。

【注释】兀兀:茫然无所作为的样子。异:别的意思,指不同的方面。圣述:古代圣明君主的治国方法。安知:《论语》“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以人力强求’”,即此处意思。下应:《易经》“乾”卦下爻为“九五”,是说万物皆得其所。三千岁:古人认为一年有一千二百年。《左传·僖公五年》:

“周武王伐纣,三年而报之,文王二年。”又《春秋左氏传》:“日月星辰,历古如一。”雅颂:雅乐和颂歌。周流:遍行。阐幽:阐述深微的道理。隐旨:隐含的意思。图写:图绘文字。转匝:循环不已。圆规:画圆形的工具。《论语·颜渊》:“子曰:‘吾党有三士:有才华而不以才能见称的人;有道德而才能不足的人;有才有德,却得不到任用的人。’”

【赏析】这首诗是丘浚送别友人丘寺丞时所作的七绝诗。丘濬(1421~1495)字叔度,浙江临海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兄丘潜并称“双丘”。

第一句“嗟予兀兀何施为,学无异意唯传师。”感叹自己茫无目的,没有明确主张,只是按师傅的意思去做事。“兀兀”指茫然无所得的样子。“施为”指行动、办事。“传师”即依从师傅。此句言自己虽学习但并不刻意追求什么,一切按照师傅所教导的去做罢了。

第二句“尝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无他岐。”“尝言”指曾说过的话。“先圣”指先王圣贤之人。“歧”指岔路。“无他岐”即没有其他的道路或选择。此言曾说过先王圣贤之言,其言论和著作中并无其他选择。

第三句“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师能识之。”此句言安知不是每一处都遵循了天道?“安知”即怎么知道,表示一种假设语气。“步”指步伐,这里代指人生道路。“天道”指自然的规律。“繄我丘师”指只有丘老师能够认识它。此句表明诗人相信丘老师能够认识到每一步都是遵循了自然之道。

第四句“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此言《春秋》下应于三千年的岁月里流传不息,《雅》《颂》等音乐作品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流传于世。“下应”指流传于后世。“下应”与“周流”都是流传之意。“三千岁”言流传了三千年,“十二支”言流转到十二地支,即十二年一次。此言《春秋》下应于三千年,而《雅》《颂》等音乐作品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流传于世,其传承延续至今。

第五句“阐幽大传与隐旨,图写转匝成圆规。”“阐幽”指阐明幽深奥妙之处。“隐旨”指隐含的意思。“图写”指描绘书写。“转匝”指不断重复。“圆规”指画圆形的用具。此句言《春秋》、《雅》《颂》等经典著作都阐述了深微的道理,而那些隐含的意义也被不断地阐释和解读,其传承延续至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六句“劳兄示我复教我,一字不晓如痴儿。”此言我兄弟二人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学问,虽然有些地方我还是不太理解,但我还是像一位愚笨的孩子那样勤奋地向你们请教。“劳兄”指兄长。“示我复教”即给予我教诲。“一字不晓”即对每一个字我都不懂。“痴儿”指愚蠢的人。此句表示自己虽然愚钝,但仍然努力向兄长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七句“文侯听乐唯恐卧,今我幸免指目皮。”此言文侯听了音乐后怕睡着了,现在我就幸运地没被指出缺点。“文侯”指晋平公,名彪,晋景公之子,晋悼公立国时为诸侯,卒谥号平。“听乐”指欣赏音乐。“唯恐卧”即怕睡着了,形容非常认真专注。“指目皮”指指责某人的缺点或错误。此句表示自己虽然喜欢音乐,但不敢过于沉迷其中,以免耽误政事而受到责难。

第八句“丘明子夏言不及,我兄所得何神奇。”此言孔子的儿子孔丘和儿子孔孟的言论都不如我哥哥高明,他所获得的知识是多么的奇妙啊。“丘明”指孔子,“子夏”指孔门弟子子夏。“言不及”即言论不如他人高。“我兄所得何神奇”即你哥哥所获得的智慧和见识是何等的神奇。此句表示自己虽然也有一定的学识,但与兄长相比还差得很远,他所获得的智慧和见识是多么的神奇。

第九句“直疑前身是颜子,独受师说无人知。”此言我怀疑自己的前世就是颜回,只因为接受了老师的教诲而被人忽视。“颜子”指颜回,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独受师说”即独自接受老师的教导而被人忽视。此句表示自己虽然也有成就,但与颜回相比还差得远,他之所以被人忽视是因为只接受了老师的教诲而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

第十句“又疑梦寐感灵怪,常与周孔相追随。”此言又怀疑自己的梦境中感受到了神灵的怪异现象,经常与周公、孔子相跟随。“梦寐”指梦境。“灵怪”指神灵怪异的现象。此句表示自己虽然也有一些成就,但与周公、孔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经常一起行走世间,与神灵相伴而行。

第十一句“不然悠悠千载后,何传何习遽如斯。”此言如果不是这样千载之后,为何传承和习气会如此迅速呢?“悠悠”指长久。“千载后”指经过千年的时间。“何传何习”指传承和习气。此句表示自己对于传承和习气的问题感到疑惑,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迅速而迅速地传承下来。

第十二句“穷愁著书古有例,昨官闽中今海涯。”此言自己因贫穷而发愁而著书,这是古来常有的事。“穷愁著书”指因贫困而发愁而著书。“闽中”指福建地区。“海涯”指海边的地方。此句表示自己因为贫困而发愁而著书,这在历史上是常见的情况。自己曾经在福建任职,现在又来到海边地区担任官职。

第十三句“海涯路远学者少,斯道未有施行时。”此言海边的路远且学者不多,这种道理还没有得到实施和推广。“海涯路远”指海边的路很远。“学者少”指学者很少。“斯道”指这种道理。“施行时”指实施和推广的时候。此句表示自己虽然来到了海边地区担任官职,但由于路途遥远且学者不多,这种道理没有得到实施和推广的机会。

第十四句“圣皇诛赏甚明白,归来奏牍无迟迟。”此言圣明的皇帝诛罚奖赏都很明确,所以回来后就上奏文书也不会拖延。“诛赏”指朝廷上的诛罚和赏赐。“甚明白”指非常明显明了。“无迟迟”指不会拖延。此句表示自己回到朝廷任职后,圣明的皇帝对他的工作给予了明确的评价和奖励,所以他回来后就上奏文书也不会拖延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