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翠围僧国,幽栖孰有才。
名高仍可隐,骨俗岂宜来。
花发松香没,云销石色回。
何年脱身去,心委像前灰。

【注释】

  1. 叠翠:形容山峦重叠,郁郁葱葱。僧国:僧寺的围墙。幽栖:隐居。孰有才:谁有才能?
  2. 名高:声名大噪。仍可隐:仍然可以隐退。骨俗:世俗之人,指自己不合乎世俗的人。岂宜来:怎么能来这里呢?
  3. 花发:花开。松香:松树散发的香气。没:消散。回:转。
  4. 何年:什么时候。脱身去:离开尘世。心委像前灰:心已如灰。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诗人在灵岩寺里过着清静的生活,他自叹不如古人隐逸,也不愿与世俗为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叠翠围僧国,幽栖孰有才。”意思是说灵山周围的山色如黛绿般浓密,环绕着僧人的寺院,我在这里幽居,谁能与我相提并论?“叠翠”是山色,“僧国”指僧人所建的道观。这里用“叠翠”来形容群山连绵不绝,层层堆叠,又用“围僧国”比喻诗人隐居之所。“幽栖”即隐居的意思。“孰有才”的意思是谁能比得上我?“孰有才”就是没有谁能和我有才华,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自豪感。
    颔联:“名高仍可隐,骨俗岂宜来。”意思是即使名声显赫,但仍然可以隐退山林;而那些庸俗的人怎么能来到这里呢?“名高”是指诗人声名远扬。“骨俗”指诗人的品格不高尚,“俗人”指庸俗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于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
    颈联:“花发松香没,云销石色回。”意思是花儿盛开时,松树散发出阵阵香气,云雾散尽后,石头的色泽变得柔和。“花发”指花朵盛开,“松香”指松树发出的清香,“没”是消失之意,“云销石色”指云雾散尽后,石头的色彩变得柔和。“回”是恢复之意。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何年脱身去,心委像前灰。”意思是何时能脱离尘世,归隐到像以前那样的地方去?“心委像前灰”是说我的心已经像灰尘一样被消磨掉了。“何年”表示何时能够实现这个愿望,“脱身去”指脱离尘世,“心委像前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对于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于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