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识赵子,见此便得之。
谈笑出丘壑,粲然备四时。
似闻月旦评,气压渊明诗。
马卿宰白下,惯作烟云嬉。
归来九衢尘,旧好不少移。
殷勤著怀袖,亦足慰梦思。
我本家北阜,一官老京师。
颇怀月下松,披图觅幽姿。
正恐林间鹤,怨我归无期。
那知此心在,衡宇终栖迟。
谁怜阿堵中,几有一斛泥。
愿分溪上山,供我笏拄颐。

题马上元所藏赵墨隐画渊明四诗

我不识赵子,见此便得之。

谈笑出丘壑,粲然备四时。

似闻月旦评,气压渊明诗。

马卿宰白下,惯作烟云嬉。

归来九衢尘,旧好不少移。

殷勤著怀袖,亦足慰梦思。

我本家北阜,一官老京师。

颇怀月下松,披图觅幽姿。

正恐林间鹤,怨我归无期。

那知此心在,衡宇终栖迟。

谁怜阿堵中,几有一斛泥。

愿分溪上山,供我笏拄颐。

注释:

我不识赵子,见此便得之。

我不认识赵子,看到这幅画我就得到了赵子的作品。这里的“我”指的是诗人自己,他不认识赵子,但看到赵子的画作后,仿佛得到了赵子的作品一样。

谈笑出丘壑,粲然备四时。

谈笑之间,仿佛走出了山水之间的丘壑,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四季景色。这里的“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诗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四季美景都融入了画面之中。

似闻月旦评,气压渊明诗。

好像听到了月旦的评论,这种评价比陶渊明的诗歌还要高。这里的“月旦”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学评论,诗人通过这样的评价,表达了他对赵子画作的高度赞赏之情。

马卿宰白下,惯作烟云嬉。

马卿(司马相如)曾担任过蜀郡太守,治理过的白下(今江苏南京)是繁华之地。这里用“烟云嬉”形容马卿在白下治理时的风采。

归来九衢尘,旧好不少移。

回到了繁华的都市,旧友也有些变了样。这里的“九衢”指的是京城的街道,“旧好”则是指老朋友,诗人用“移”来形容他们的变化。

殷勤著怀袖,亦足慰梦思。

把这份作品细心地收藏在怀中,足以安慰我对故乡的思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赵子画作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我本家北阜,一官老京师。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地方,现在已经老了,一直在京城为官。这里的“北阜”指的是诗人的出生地,而“京师”则是指京城。诗人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颇怀月下松,披图觅幽姿。

我特别喜爱月下的松树,喜欢它的幽静之美。这里的“月下”指的是月光之下的环境,而“幽姿”则是指松树的优雅姿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正恐林间鹤,怨我归无期。

恐怕林中的鹤会抱怨我没有归期。这里的“林间鹤”指的是树林中的仙鹤,而“归无期”则是指没有归期的意思。诗人在这里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归乡时间的忧虑之情。

那知此心在,衡宇终栖迟。

谁知我的心已经在这里了,虽然居所简陋,但我仍然能够安居乐业。这里的“衡宇”指的是简陋的居所,而“栖迟”则是指安顿下来、定居的意思。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表明了自己尽管身处简陋之地,但依然能够安心生活的态度。

谁怜阿堵中,几有一斛泥。

谁能可怜我这些微贱之物?它们竟然有好几担泥土!这里的“阿堵”指的是微贱之物,而“斛”则是指容量单位。诗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所遭受的艰辛和不易之处。

愿分溪上山,供我笏拄颐。

我希望能把溪上的山分成一部分给我,让我用它来拄着下巴沉思。这里的“笏”指的是朝臣手中拿着的手板,“颐”则是指下巴。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一丝安宁与思考空间的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六句主要赞美赵子的作品,最后两句则是作者自身的感慨。整首诗以赞美为主调,表达了作者对赵子作品的高度赞誉以及对自己居处简陋却能怡然自得的满足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