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望云眼,犯此没马尘。
故山招不归,定为猿鹤嗔。
煌煌帝王州,喜有东山人。
频来云雾斋,阅公碧璘珣。
要偿风月债,痛吟岩壑春。
贤哉万卷藏,膏馥馀八珍。
空肠借一饱,已觉笑语新。
肯学解颐公,凿壁恼四邻。
大胜不求直,乐我平生真。
【注释】
岩斋:诗人书斋名。
“煌煌”两句:指京城的繁华景象,帝王州,指长安。喜有东山人,指王维。
“阅公”两句:指欣赏你的诗作。碧璘珣,美玉光彩,比喻诗的美。
“贤哉”两句:万卷藏书,膏馥余八珍,形容王维学识渊博,著作丰富。膏馥,喻指书籍中蕴涵的知识与智慧。余八珍,喻指王维的诗作如同八种珍贵食品一样让人垂涎欲滴。
“空肠”两句:借一餐饱腹,已觉笑语新,意即在王维的诗作面前,我仿佛得到了一顿丰盛的午餐,精神为之一振,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肯学”两句:解颐公,晋时张公(张协)曾于邻居墙上题诗一首。凿壁,指张公凿墙而入邻居家偷听。恼四邻,因诗被邻居们视为不守礼法。
“大胜”两句:不图求得直,乐我平生真,意为在王维的诗作面前,我得到了一种真正的快乐,无需追求名利。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赞美王维的诗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全诗采用比兴手法,以王维的诗作为喻象,通过对王维诗歌的赞美,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情感与志趣。
第一联“岩斋”点明题目中的“岩斋”,并引出了王维这位著名的诗人。
第二联“煌煌帝王州,喜有东山人。”写诗人对王维的仰慕之情。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广为流传,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里的“东山人”指的是王维。
第三联“频来云雾斋,阅公碧璘珣。”写诗人来到王维的书斋中,欣赏了他的诗作。碧璘珣,美玉光彩,比喻诗的美。这一句既赞美了王维的诗作,又表达了诗人对王维的敬仰之情。
第四联“贤哉万卷藏,膏馥馀八珍。”写诗人赞赏王维的学问和诗才。万卷藏书,膏馥余八珍,形容王维学识渊博,著作丰富,如同八种珍贵的食材一样令人垂涎欲滴。这一句既赞美了王维的学问和诗才,又表达了诗人对王维的敬仰之情。
第五联“空肠借一饱,已觉笑语新。”写诗人在王维的诗作面前,仿佛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心情变得愉悦起来。这一句既是对王维诗作的一种赞美,也是一种自我陶醉的表现。
第六联“肯学解颐公,凿壁恼四邻。”写诗人对张公凿壁偷听邻居家诗的故事表示不满,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守礼法的。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张公行为的批判,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高尚情操。
第七联“大胜不求直,乐我平生真。”写诗人在王维的诗作面前找到了一种真正的快乐,无需追求名利。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王维诗作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整首诗通过赞美王维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王维本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和张公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守礼法、追求名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