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已作不鸣雁,恃气多惭反走鸡。
大道三杯仙落托,随斋一钵佛菩提。
首先给出诗句:
- 无心已作不鸣雁,恃气多惭反走鸡。
- 大道三杯仙落托,随斋一钵佛菩提。
接下来是译文:
- 无心已经变成不会鸣叫的雁,自负地飞走了,但感到惭愧。
- 喝三杯酒就飘飘然好像仙人,吃一顿饭就悟出佛法的真谛。
注释:
- 无心已作不鸣雁:“无意”即“无心”,“不鸣雁”指的是没有声音的雁。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如同一只不会鸣叫的雁,静静地飞翔。
- 恃气多惭反走鸡:“恃气”意为依仗气势,“反走鸡”是指像鸡一样自大、骄傲,却因骄傲而感到惭愧。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评价过高、过于自信但又因自大而导致失败或羞愧的心理。
- 大道三杯仙落托:“大道”指佛教中的修行之路,“三杯”表示饮酒的数量。这里用喝酒来比喻修行的过程,三杯酒后就能飘飘然好像仙人。
- 随斋一钵佛菩提:“随斋”意味着随缘修行,“一钵”指一个饭钵。这里用吃饭来比喻修行的过程,一顿饭吃出领悟到佛法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首句“无心已作不鸣雁”,诗人以自然界的雁为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脱。第二句“恃气多惭反走鸡”,诗人则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谦逊和自省,认为自己虽然有着过人的勇气和自信,但在面对问题时却常常因为过于自负而陷入困境。
第三句“大道三杯仙落托”,诗人用饮酒来比喻修行,认为在修行的道路上,只有放下一切执着和欲望,才能真正地达到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最后一句“随斋一钵佛菩提”,诗人则用简单的饮食来比喻修行,认为在修行的过程中,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能够领悟到真正的佛法。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