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作涪江未归客,更送行人出南陌。
行人磊落高皇孙,桃李賨城看朱白。
高才触事无不尔,百里莫嫌民社窄。
鲁恭卓茂意何者,岂有居官名赫赫。
不须打鸭惊鸳鸯,抵几疾书呼五百。
阿奴公退在眼底,可以弹琴把书册。
此时尚及诗筒来,谈笑千山万山隔。
注释:
- 身作涪江未归客,更送行人出南陌。
- 高才触事无不尔,百里莫嫌民社窄。
- 鲁恭卓茂意何者,岂有居官名赫赫。
- 不须打鸭惊鸳鸯,抵几疾书呼五百。
- 阿奴公退在眼底,可以弹琴把书册。
- 此时尚及诗筒来,谈笑千山万山隔。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
首句“身作涪江未归客”,表达了作者自己身在外地,还未返回故土的心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次句“更送行人出南陌”,描绘了作者再次为友人饯行的场景。这里,“出南陌”既表示送别之地,又寓意着希望友人能够顺利离开,踏上新的征程。
第三句“高才触事无不尔”,赞扬了友人的高超才能和高尚品质。这里,“高才”不仅指才能出众,更是指品德高尚。同时,“无不尔”则强调了这种高尚品德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百里莫嫌民社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望。这里,“百里”表示距离遥远,而“民社窄”则意味着路途艰难。但是,作者却希望友人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使命。
第五句“鲁恭卓茂意何者,岂有居官名赫赫”,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品质和才能。这里,“鲁恭卓茂”是古代两位著名的贤臣,他们的名字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而“岂有居官名赫赫”则表明,即使身处高位,也要保持谦逊和低调的态度。
第六句“不须打鸭惊鸳鸯,抵几疾书呼五百”,则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和安慰。这里,“打鸭惊鸳鸯”比喻了过于张扬的行为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疾书呼五百”则表示要抓紧时间,努力工作,不要懈怠。
最后一句“阿奴公退在眼底,可以弹琴把书册”,则是对友人的一种祝愿和期待。这里,“阿奴”代指作者自己,而“公退”则表示辞去官职、回归平民生活。在这里,作者希望友人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要被官场上的名利所迷惑。同时,“弹琴把书册”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在闲暇之余,弹奏一曲琴声,翻阅一本书籍,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