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尘鞅作清游,路转溪回景物幽。
楼阁插天藏九锁,林崖飞瀑看双流。
声锵玉佩三更月,冷浸冰壶一段秋。
从此濯缨趋□□,□□□□□□□。

【注释】

1.游洞霄:游历洞霄宫。洞霄宫,在今江西铅山县北。

2.路转溪回景物幽:山路曲折,溪水回环,景色幽静迷人。

3.楼阁插天藏九锁:指山峦叠嶂,如楼阁般耸立,又如九重门关,隐没于云雾之中。

4.林崖飞瀑看双流:指林间的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犹如两条白练。

5.声锵玉佩三更月:形容瀑布声如同玉佩撞击,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6.冷浸冰壶一段秋:形容瀑布的水汽寒冷刺骨,仿佛能浸透整个秋天。

7.从此濯缨趋□□:从今往后,我将洗去世俗的尘埃,追求高洁的境界。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洞霄宫时的即兴之作,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洞霄宫周围的山水之美和诗人的心境。

首联“撇开尘鞅作清游,路转溪回景物幽”,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纷扰,来到洞霄宫享受清净之乐的心情。诗人通过“撇开尘鞅”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出他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束缚,来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地方。而“路转溪回”则进一步描绘了洞霄宫周围山水的美妙景色,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颔联“楼阁插天藏九锁,林崖飞瀑看双流”,则是对洞霄宫周围的建筑和自然景观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绘。诗人用“楼阁插天”、“九锁”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洞霄宫中的建筑宏伟壮观,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而“林崖飞瀑看双流”则将目光投向了洞霄宫周围的自然景观,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仿佛一条白色的长河。

颈联“声锵玉佩三更月,冷浸冰壶一段秋”,则是对洞霄宫夜幕下的情景进行了更为细腻的描绘。诗人用“声锵玉佩”来比喻瀑布的声音如同玉佩相撞一般清脆悦耳,而“三更月”则点明了时间的深夜,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而“冷浸冰壶一段秋”则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水汽在夜色中飘洒下来,仿佛能浸透整个秋天,给人一种冷冽而又清新的感觉。

尾联“从此濯缨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期望。这里的“□□□”应该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或目标。诗人希望从此以后,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追求高洁的生活,过一种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洞霄宫周围山水之美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