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暗离秦地,春归入楚邦。
平生怜匹马,将老渡长江。
解缆辞亭树,中流见寺窗。
舟人喜风色,略得寸心降。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诗人从峡口渡江进入秭归,经过巴东,到达了三峡中游的巫山。在舟中即景抒情,表达了他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全诗以写景为主,兼有叙事、抒情,写得自然流畅,感情真切。

首联写诗人由秦地到楚邦,旅途之艰难险阻。“雪暗”二句,是说诗人在冬天里渡过长江,一路上大雪纷飞,视线不清,难以分辨方向,而春天又已到了楚国境内。诗人用“暗”字和“入”字,生动地刻画了旅途的艰辛。“秦”、“楚”二字点明时间地点,为下文写离别作铺垫。

颔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情景。诗人说,自己一生只爱骑马,现在将老要渡江,这是多么令人伤感啊!“怜”,爱也。“匹马”,指骑的马,这里借代诗人所骑的马。“怜”字表明了诗人对马的感情,突出了作者的惜别心情。

颈联写诗人乘船过江时的所见。一上船就解缆开船,离开了亭树;船行驶到江中央,远远地看到了江中的佛寺,窗子正对着诗人的视线。“舟人”,指船夫。“喜风色”,是说船夫看到风色,知道将要到达目的地,所以很欢喜。“中流见寺窗”,意思是说,当船行到江心时,诗人看到了江对岸的寺窗,这一景正好与尾联相呼应。尾联抒发感慨,表现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略得寸心降”,意谓心中稍微有些欣慰了。“降”,指降低。“寸心”,指自己的心事、心意,这里指思念朋友的心情。

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结构紧凑,前后照应,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充分显示了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