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寒邑古风深,应叹光阴恨陆沉。
莫厌荒山轻廪粟,须思美政慰民心。
门连露草常封印,吏散秋堂静试琴。
欲约仙凫终未得,东城何日听车音。
诗句释义与赏析
萧条寒邑古风深
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潞城的荒凉景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萧条”意味着冷清、凄凉,”寒邑”则指的是偏远且寒冷的地方。”古风深”则强调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整句表达了诗人对潞城古老而凄凉景象的感慨。
应叹光阴恨陆沉
解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岁月无情的感叹。”光阴”指的是时间或岁月,”恨陆沉”则形象地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陷入深深的海底,无法自拔。这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莫厌荒山轻廪粟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和理解。”荒山”指的是贫瘠的土地,”轻廪粟”意味着农民为了生存需要辛勤劳作。整句反映了诗人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关注和尊重。
须思美政慰民心
解析:
这句诗呼吁政府要重视民生,采取措施来安抚和慰藉人民。”美政”指的是好的政策或措施,”慰民心”则是通过实施好的政策让人民感到满意和安心。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期待。
门连露草常封印
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潞城城门的景象,以及城门常年封闭的情况。”门连露草”形象地描绘了城门旁边长满了露水和野草的景象,”常封印”则意味着城门长期未被打开过。这反映了潞城曾经的封闭和落后。
吏散秋堂静试琴
解析:
这句诗描述了潞城官府的官员们纷纷离去,只剩下秋日的庭院里安静地弹奏着古琴的场景。”吏散”表示官吏们离开,”秋堂”指的是秋天的庭院,”静试琴”则描绘了他们在寂静的庭院中安静地弹奏古琴的画面。这反映了诗人对潞城官员们离去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喜爱。
欲约仙凫终未得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实现这种生活的渴望。”仙凫”是指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美好的仙境,”终未得”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向往这样的生活,但始终未能实现的愿望。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东城何日听车音
解析:
这句诗询问了诗人何时能够再次听到马车的声音,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东城”指的是潞城的东门,”何日听车音”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到繁荣时期、看到马车行驶在道路上的期望。这反映了诗人对潞城未来的美好憧憬。
译文
答潞城令谷大同
萧条寒邑古风深,应叹光阴恨陆沉。
莫厌荒山轻廪粟,须思美政慰民心。
门连露草常封印,吏散秋堂静试琴。
欲约仙凫终未得,东城何日听车音。
注释
- 萧条寒邑:形容地方荒凉冷清,没有生机。
- 古风:指古老的风俗和文化传统。
- 光阴:时间或岁月,这里指过去的时间已经消逝。
- 恨陆沉:形容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海底无法自拔。
- 荒山:荒芜、贫瘠的土地。
- 轻廪粟:指农民为了生存而辛勤劳作,承受着重负。
- 美政:好的政策或措施,这里指的是能安抚和慰藉人民的好政策。
- 慰民心:让人民感到满意和安心。
- 门连露草:描述城门旁边的景色,连带着门前生长的露草都显得格外凄清。
- 封印:封闭、封锁的意思。
- 吏散:官吏离去,不再办公。
- 秋堂:秋天的庭院,通常指官府或官邸。
- 静试琴:静静地弹奏古琴,享受宁静的时光。
- 仙凫: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的仙境。
- 东城:潞城的东门,是古代城市的交通要道。
- 何日:什么时候,用来询问未来的某个时刻。
- 听车音:形容听到马车行驶的声音。
赏析
《答潞城令谷大同》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它通过对潞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对潞城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古老而沧桑的历史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期许。这首诗不仅是对潞城历史的一次回顾,更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