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
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
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
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
注释:
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
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
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
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别旧友后,怀念故乡和往昔岁月的感怀之作。
首联“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表达了诗人离乡已过四十载,归途经过九百多里地。这里的“甲子”指的是年头,也就是四十年;“山川”则指道路所经之地。通过这两个数字,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开故乡的时间之久,路程之长。
颔联“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这两句诗中,诗人用“无鲤”(即没有鲤鱼)来暗示自己长时间未回家,而“远梦随月转西南”则形容自己虽然身处旅途之中,但心中却常常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颈联“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描绘了夜晚的情景。诗人独自一人在雨中饮酒、赏花,与窗前的竹子相伴,听着窗外的雨声,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雨中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
尾联“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两句诗中,诗人用“石上精魂”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坚定和执着,而“阅世”则表明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深刻理解和洞察。最后一句“欲寻前事兴方酣”,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希望能够找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故土、旅途经历以及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氛围,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