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必探本,知本贵善养。
种木既得地,柯叶日滋长。
纷纷绮语工,汩汩良心丧。
多闻竟无益,不如鸡犬放。

杂诗

善学必须探本,知本贵在善养。

种木得地,柯叶日滋长。

纷纷绮语工,汩汩良心丧。

多闻竟无益,不如鸡犬放。

注释:

善学必探本:善于学习的人必须探究学问的根本道理。

知本贵在善养:知道学问的根本道理,关键在于善于培养。

种木得地:比喻人要得到好的环境条件和机会,才能有所发展。

柯叶日滋长:比喻人的知识和才能逐渐增长。

纷纷绮(qǐ)语工:指那些华丽而空洞的言辞。

汩汩良心丧:指那些华而不实的言论让人丧失真正的良知。

多闻竟无益:指过多的知识并不能带来实际的好处。

不如鸡犬放:比喻放下那些无用的东西,让它们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首联“善学必探本,知本贵善养”,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而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个知识或技能,需要不断地去培养和实践。这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颔联“种木得地,柯叶日滋长”则是对上一句的具体化。它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遇。这里的“种木”指的是种植树木,而“得地”则是指找到了适合生长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树木才能茁壮成长,最终开花结果。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也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机会,否则就很难有发展的空间。

颈联“纷纷绮语工,汩汩良心丧”,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这里用“纷纷绮语工”来形容那些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言论,而“汩汩良心丧”则是指这些言论让人丧失了真正的良知和道德。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一个观点:在社会中,如果人们过于追求华丽的言辞和表面的东西,就容易丧失自己的良知和道德,从而变得虚伪和自私。

尾联“多闻竟无益,不如鸡犬放”则是对前几联的总结和升华。它指出,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多听来获取知识,但过多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带来实际的好处。相反,有时候放下一些东西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在这里,“鸡犬放”可以理解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自由和快乐。这与前面的“不如鸡犬放”相呼应,都强调了放下一些无用之物,让它们自由自在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对一些现象的描绘和分析,传达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和机会,追求真实的知识和真理,而不是沉迷于华丽的言辞和表面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和成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