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溯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
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赏之情。“山亏一篑功”意指即使是微小的一点努力也能达到伟大的目标;而“泉废九仞迹”则意味着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恢复被破坏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诗既赞美了自然的美丽与伟大,又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守护。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这句诗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精神去不回”指的是人们的精神追求是永恒的,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失;“虚牝黄金掷”则是指珍贵的事物就像投掷出去的黄金一样,一旦失去就不会再回来。这两句诗寓意着人生的宝贵与短暂,以及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溯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时所见的自然景色。“溯舟望南麓”意指逆流而上,寻找目的地;“近岸多巨石”则形容岸边有许多巨大的石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观,又表现了作者对于美景的欣赏与赞叹。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这句诗通过描绘溪流的曲折与奔腾,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溪流曲折多”描述了溪流蜿蜒曲折、形态各异的景象;“波喧奔湍激”则形容溪流水流湍急、声音喧嚣的场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活力与力量的敬畏之情。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所经历的自然景象。“野竹拥杂树”意指周围环绕着各种不同种类的竹子和树木;“纷纷两参列”则形容这些植物交错生长、相互映衬的景致。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又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与赞美。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这句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表达了对古老树木的敬仰之情。“古松气不群”意指这种古松与其他松树不同,有着独特的气质与韵味;“苍然数百尺”则形容古松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壮观景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古松的独特之美,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遗产的珍视与保护意识。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所经历的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观。“晚花发幽丛”意指黄昏时分,花朵在幽静的环境中绽放出美丽;“浮云动遥壁”则形容远处的云彩随风飘动,仿佛在墙壁上留下痕迹。这两句诗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还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细微之处之美的敏感与捕捉。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与思考。“优游可忘年”意指在这种悠闲自在的状态中,可以忘却年岁的增长;“去此皆妄役”则意味着远离这些纷扰的生活琐事,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与意义。这两句诗既强调了生活中应有的轻松与自在,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一处风景时所作,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