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动人语喧,门开探骑发。
冠盖相后先,烟尘互明灭。
出城寒寺静,苍松带馀雪。
驱马傍前庑,投鞭坐僧榻。
畏风依蒲团,拥裘学趺结。
曈眬晓日升,逶迤旆成列。
到官今年五,踽踽几持谒。
执板手有痕,脱冠顶无发。
将迎迹愈多,应接面常热。
野性素旷荡,人事苦羁绁。
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
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

出承天院候客

清晨,人声鼎沸,门开,探骑出发。

冠盖相随,尘土交映,寒寺静谧。

走出城来,苍松带雪。

骑马来到前廊下,放下马鞭坐在僧人的床上。

风大,依蒲团取暖,拥裘学趺结。

晨光朦胧中,太阳升起,旗帜成列。

到任今年五,踽踽独行,多次持谒。

执板手有痕迹,脱帽顶无发。

迎接的人越多,应接面总是热。

野外性情素旷荡,人事苦羁绁。

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

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

译文:

清晨时,人声鼎沸,门开了,探骑出发了。

官帽和帽子一起跟着走,尘土交错,寒冷的寺庙一片宁静。

出了城,看到了苍劲挺拔的松树,上面还挂着未融化的雪花。

骑着马来到前廊下,放下马鞭坐在僧人的床上休息。

外面风很大,依着蒲团取暖,抱着毛毯学习盘坐。

晨光朦胧中,朝阳升起,旗帜整齐排列。

到任已经五个月了,独自行走,多次拿着笏板求见。

执笏时手指留下了印痕,脱下帽子头顶也秃了。

迎接的人越来越多,应接的人总是热情。

野外性情本来旷达,但人间事却让我感到痛苦。

我长久地希望能整理好车子,渡过汾水去寻找过去的道路。

在云中的山峰上躬耕劳作,俯视着清凉的水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担任承天院主簿期间所作的一首咏怀诗。诗人以“出承天院候客”开头,描写了当时的场景:人声鼎沸,探骑出发;冠盖相随,尘土交映;寒寺静谧,树木苍翠,马匹在院内奔跑。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肃穆的感觉。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僧人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手持笏板,向僧人请教道法;而僧人则依着蒲团,抱着毛毯学习盘坐。这种交流不仅体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出诗人追求道法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对官场的厌倦逐渐加剧。他渴望回到家乡,过一种远离红尘的生活。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各自内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道法自然、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