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多谋,常苦饥寒侵。
裘完甑有炊,于世澹无心。
筑室清涧曲,窈窕幽径深。
闭门长松下,岁无车马音。
古书束高阁,兀然遗屦簪。
悠悠不记年,日月徒光阴。
儿童城市还,得酒或自斟。
隐几望南山,闲云起孤岑。
谒隐士段庭
人生何多谋,常苦饥寒侵。
裘完甑有炊,于世澹无心。
筑室清涧曲,窈窕幽径深。
闭门长松下,岁无车马音。
古书束高阁,兀然遗屦簪。
悠悠不记年,日月徒光阴。
儿童城市还,得酒或自斟。
隐几望南山,闲云起孤岑。
译文:
我来到段庭,看到人生何其艰难困苦,常常被饥寒困扰。
段庭的房屋很舒适,有完整的皮毛和锅碗,生活无忧无虑。
他住在清溪的弯曲处,环境幽静,没有车马的声音。
他把古籍都收藏在高高的书架上,自己穿着鞋子和帽子。
岁月流转,我忘记了时间,只有日月在流逝。
孩子们从城市回来,我会拿出酒自己喝。
我在段庭的桌子旁坐下,看着南山,天空中飘起了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对隐士段庭生活的描绘。全诗通过描绘段庭的生活场景、生活环境以及与世隔绝的状态,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联“人生何多谋,常苦饥寒侵”,诗人感叹人生的艰难困苦,常常受到饥饿和寒冷的困扰。这一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叹,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颔联“裘完甑有炊,于世澹无心”,诗人描绘了段庭的生活状态。他有一个完好的皮毛衣物和烹饪的锅碗,因此生活无忧无虑。这一联进一步展现了段庭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颈联“筑室清涧曲,窈窕幽径深”,诗人描述了段庭居住的环境。他的屋子位于清溪的弯曲处,四周环境幽静,没有车马的声音。这一联进一步展现了段庭的生活环境的安静和美好。
尾联“古书束高阁,兀然遗屦簪”,诗人描绘了段庭的读书生活。他把古籍都收集在高高的书架上,而他自己穿着鞋子和帽子。这一联进一步展现了段庭的读书环境和生活方式。
最后两联“悠悠不记年,日月徒光阴”,“儿童城市还,得酒或自斟”。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无法记住年龄的增长;同时他也看到孩子们从城市回来,会拿出酒自己喝。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叹和个人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段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