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南隅,转侧下西陆。
不经中天行,但惊六龙速。
愁寒馀月阴,云重欲压屋。
霰雪飞不断,凝冰介万木。
怒风中夜起,呼号鬼神哭。
鼓荡溟渤倾,势欲翻坤轴。
十日未肯回,冻埋蛟龙缩。
城市百贾闭,衾裯换斗粟。
萧条触事艰,更觉生意促。
安得青帝回,爱景变邹谷。
气温筋骸舒,负暄一饭足。
岂愿北邻富,甲第厌粱肉。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不满和期待温暖的心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日出东南隅,转侧下西陆。(第一句)
这句诗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逐渐移动到西方的景象。这里的“东南隅”指的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而“转侧下西陆”则表示太阳逐渐向西方移动。

不经中天行,但惊六龙速。(第二句)
这句诗表达了太阳虽然在天空中运行,但它的速度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快。这里的“六龙”是指传说中的神车,象征着尊贵和速度。

愁寒馀月阴,云重欲压屋。(第三句)
这句诗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和乌云密布的景象。这里的“愁寒”表达了诗人对于寒冷天气的担忧和不满。而“云重欲压屋”则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厚重,仿佛要压垮屋顶的情景。

霰雪飞不断,凝冰介万木。(第四句)
这句诗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这里的“霰雪”是指小雪,而“飞不断”则强调了雪花飘落的连续性和频繁性。而“凝冰介万木”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枝上结满了冰霜,显得苍劲有力。

怒风中夜起,呼号鬼神哭。(第五句)
这句诗描述了狂风在夜间呼啸而起的景象。这里的“怒风”表达了风势之猛烈,而“呼号鬼神哭”则形象地描绘了风声如同鬼哭狼嚎般凄厉。

鼓荡溟渤倾,势欲翻坤轴。(第六句)
这句诗表达了海浪翻滚、波涛汹涌的景象。这里的“鼓荡溟渤倾”形容海浪翻涌澎湃,而“势欲翻坤轴”则形容海浪的力量之大,仿佛要翻转天地之间的秩序。

十日未肯回,冻埋蛟龙缩。(第七句)
这句诗描述的是持续的冷天气使大地被冻住,连蛟龙都难以活动。这里的“十日”指的是长时间的寒冷天气,而“冻埋蛟龙缩”则形象地描绘了大地被冻得坚硬,连蛟龙也无法挣脱的困境。

城市百贾闭,衾裯换斗粟。(第八句)
这句诗描述了因为寒冷天气,城市里的人都紧闭门窗,甚至连被子都换成了用谷子换来的粗布。这里的“百贾”指的是商人,而“衾裯换斗粟”则形容他们为了御寒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甚至卖掉了家中的财物。

萧条触事艰,更觉生意促。(第九句)
这句诗表达了由于严寒天气导致的一切事物都显得萧条,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同时也更加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这里的“生意促”表达了时间加速流逝的感觉。

安得青帝回,爱景变邹谷。(第十句)
这句诗表达了希望春天能够到来,让景色变得美好的愿望。这里的“青帝”是指春神,而“爱景变邹谷”则形容春天的到来能够带来美好的变化,让大地焕发生机。

气温筋骸舒,负暄一饭足。(第十一句)
这句诗描述了春天来临后,气温升高,人们感到舒适,可以享受美食。这里的“气温筋骸舒”形容气温回暖,让人们感到舒适;而“负暄一饭足”则形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可以安心享受一顿丰盛的美食。

岂愿北邻富,甲第厌粱肉。(第十二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富裕生活的不屑和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这里的“北邻”是指邻居,而“甲第”则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宅院。而“厌粱肉”则表明这些富贵人家已经满足于奢侈的生活,不再追求更多的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