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予所知,京国十年旧。
出背锦囊归,人嘲饭山瘦。
去岁近臣荐,三接期在昼。
孤鸿铩翮久,高举或可就。
惨淡辞都门,颠顿不可救。
荡荡万斛舟,失在一孔漏。
相见嗟塌翼,谁与格困兽。
危根逐轻流,蹇步难远骤。
予庭有疏松,风声响泉溜。
墙阴多杂花,晴日渐妍秀。
都城帝子家,碧香寄新酎。
期君一来过,猎猎直飞袖。
【注释】
秉文:即刘禹锡,字梦得。京国:京城。十年旧:十年前曾为广文馆博士,故称。
锦囊:装诗书的口袋。饭山:即樊山,在今湖北宜城北。
去岁:去年。近臣:指宰相等大臣。三接期:三朝元老之任。
铩翮(shā hé):鸟张开翅膀。
都门:长安城的南大门。颠顿:跌倒。
荡荡:形容水势很大。万斛舟:大船。失在一孔漏:比喻人或事物只有一个小洞,就会漏掉许多。
塌翼:坠落的翅膀。蹇步:步履艰难。
危根:危险的地方。逐轻流:顺流而下。蹇步难远骤:步履艰难难以快速前进。
疏松:松树。泉溜:泉水流淌的声音。
杂花:多种花朵。晴日渐妍秀:晴天阳光明媚。
帝子家:皇帝的住所。碧香:香气。新酎(zhòu):美酒。
期君一来过:盼望您能再来。猎猎:飞扬的样子。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酬答诗。此诗借扬州风光,倾诉了作者自己遭贬后对仕宦升沉的感慨和对仕宦生涯心灰意懒的复杂情绪,表达了对仕宦道路变迁、世态人情冷暖变化无常的认识。前半生追求功名,后半生寄情山水。全诗情感起伏跌宕,语言清丽自然,意境深远含蓄。
第一句“秉文荐对报罢赴任有诗示予遂和”交代创作缘由。刘禹锡与白居易同榜进士及第,又同官于淮南节度使幕府,二人交谊深厚。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刘禹锡也被调回洛阳,两人相约在扬州相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当时,刘禹锡任监察御史,白居易任翰林学士。白居易写了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送给刘禹锡,而刘禹锡则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为回应。
第二句“广文予所知,京国十年旧”,承接上文,表明自己与白居易的友情渊源已久,且在京城中度过了十年的时光。
第三句“出背锦囊归,人嘲饭山瘦”描述了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情景,也暗喻了自己仕途不顺的遭遇。
第四句“去岁近臣荐,三接期在昼”回忆了白居易当年受到朝廷重用的情景。
第五句“孤鸿铩翮久,高举或可就”以孤飞的大鸿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虽然暂时受挫但终将振翅高飞的豪情壮志。
第六句“惨淡辞都门,颠顿不可救”描绘了自己被迫离开京城时的落寞心情。
第七句“荡荡万斛舟,失在一孔漏”以大船漏水比喻白居易被贬后的境遇。
第八句“相见嗟塌翼,谁与格困兽”表达了对白居易的同情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处境的艰难。
第九句“危根逐轻流,蹇步难远骤”以草木生长的艰难比喻自己的仕途之路。
第十句“予庭有疏松,风声响泉溜”描绘了自己的庭院景致,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第十一句“墙阴多杂花,晴日渐妍秀”则赞美了庭院中的花草之美,展现了自己的豁达胸襟。
第十二句“都城帝子家,碧香寄新酎”以帝子家喻皇宫,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的不满。
第十三句“期君一来过,猎猎直飞袖”则是对白居易的期望,希望他能重回朝堂,再次施展才华。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与白居易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仕宦道路变迁、世态人情冷暖变化无常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两位文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国家政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