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小园静,群木阴交浮。
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
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
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意象,体会意境。解答时,需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及它们所营造的氛围。“地僻小园静”写出了环境的特点,是宁静的环境;“群木阴交浮”,写出了树木的茂密和繁盛,为下文写蝉鸣作铺垫。“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两句写出了秋天来临,万物萧瑟的景象。“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两句写出了蝉鸣,西风阵阵,树叶摇落,秋风凄凉。“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两句写出了落叶飘零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愁绪。
【答案】
译文:
庭院幽深,四周树木茂盛,枝叶交错着遮蔽天日。忽然传来蝉鸣声,使我的心也感到一阵寒意。
蝉声在耳边急促响起,赶走了酷暑,秋风也吹来阵阵凉意。树林里一片碧绿的叶子,慢慢开始凋落。
注释:
地僻:偏僻。小园:狭小园地。静:安静。交:互相交错。浮:浮动。
忽:突然,忽然。物意:自然之意。飒:惊动的样子。
嘒(huì)嘒:形容蝉叫声细碎连续。促:急。徂(cú):去。暑:炎热。
萧飕(sōu):冷风的声音。
满林:满树。
赏析:
这首词是咏蝉之作。首句以“地僻”、“小园”点明其所处的环境,既写出了环境的僻静与清幽,又为后文描写蝉鸣作了铺垫。“群木阴交浮”一句写树木的繁茂,为下文写蝉鸣作了铺垫。“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两句写出了秋天来临,万物萧瑟的景象。这两句是全词的中心句,它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清幽的境界,然后一转,又给读者以耳目之娱。“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两句写蝉鸣,西风阵阵,树叶摇落,秋风凄凉。“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最后两句写落叶飘零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愁绪。
此词写于词人闲居乡野的时期,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