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松自南山,昔种十三株。
连岁苦久旱,十一已雕枯。
两株偶得生,喻年未自如。
近觉稍得地,翠柯渐扶疏。
乘春抽芳心,岁长二尺馀。
渐有干云势,轩昂出楸梧。
对立耸奇姿,秀发动吾庐。
纷纷视众木,雀鷇望凤雏。
清风为我来,飘爽洒我裾。
足为送老资,日待偃盖舒。
予今亦已老,顾步良踌躇。
想当千载后,黛色凌天衢。

种松

移松自南山,昔种十三株。

连岁苦久旱,十一已雕枯。

两株偶得生,喻年未自如。

近觉稍得地,翠柯渐扶疏。

乘春抽芳心,岁长二尺馀。

渐有干云势,轩昂出楸梧。

对立耸奇姿,秀发动吾庐。

纷纷视众木,雀鷇望凤雏。

清风为我来,飘爽洒我裾。

足为送老资,日待偃盖舒。

予今亦已老,顾步良踌躇。

想当千载后,黛色凌天衢。

注释:

  1. 南山:指的是终南山,位于长安附近。终南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2. 十三株:指曾经种植的松树数量。十三株表示种植时的数量,也暗示着对松树的珍视和怀念。
  3. 连岁苦久旱:指多年遭受干旱之苦。连岁表示连续多年,久旱则意味着干旱异常严重。
  4. 十一已雕枯:形容已经枯萎到十分之十了。雕枯是指树木的枝条因缺水而枯萎。
  5. 近觉稍得地:指最近感觉稍微有了生长的土壤。得地意味着得到了生长的机会,虽然不是完全茂盛,但有了生长的可能性。
  6. 翠柯渐扶疏:描述松树新长出的嫩枝逐渐变得繁茂、坚韧。翠柯是指青翠的树枝,扶疏则形容树枝繁密而有层次感。
  7. 乘春抽芳心:指春天到来时,松树抽出新的嫩芽,象征着生命力的复苏和成长。
  8. 岁长二尺馀:指经过一年的生长,松树的长度已经增加了两尺多。余表示剩余的部分,这里指生长的部分。
  9. 渐有干云势:意指松树的树干渐渐高耸直入云霄,展现出壮美的气势。干云之势强调了松树的雄伟壮观。
  10. 轩昂出楸梧:形容松树挺拔向上,仿佛在天空中与梧桐树并立一样。轩昂意味着高昂、挺拔,与楸梧(一种树木)并立则形象地描绘出松树的高大挺拔姿态。
  11. 对立耸奇姿:指松树在与其他树木的对峙中,展现出独特的姿态和风采。耸奇姿强调了松树的独特性和引人注目的美。
  12. 秀发动吾庐:指松树的新枝开始生长,触动了诗人自己的居所,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秀发意味着新生、生长,发动则表示引发、激发,这里的“发动”既指松树的生长,也指它带给诗人的感受和情感上的触动。
  13. 纷纷视众木:指其他树木也在争相向人展示自己,希望得到关注和赞誉。纷纷表示众多的样子,视众木则是指它们都在观察其他树木的表现。这里的“视众木”比喻其他树木也在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丽和价值,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和赞赏。
  14. 雀鷇望凤雏:意指像鸟儿寻找凤凰一样的珍稀之物。雀鷇是指小鸟,凤雏则是指凤凰的幼崽,通常用来比喻珍贵、稀有的事物。这里的比喻表达了松树因其独特之处而成为珍稀之物,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珍惜。
  15. 清风为我来:形容松树带来的清风给诗人带来了愉悦和宁静的感觉。清风为我来即指松树带来的清新空气让诗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这里的清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一种清净和宁静的状态。
  16. 飘爽洒我裾:意指松树的枝叶随风飘扬,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仿佛能洒落在诗人的衣襟上。飘爽洒我裾即指风吹过的松树叶子轻盈飘散,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如同轻拂过诗人的衣领。这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自然之美和诗意的氛围。
  17. 足为送老资:意指松树的生长为诗人晚年提供了庇护和依靠。足为送老资即是指松树的生长足够强大,足以为诗人提供庇护和依靠,使他能够安心度过晚年。这里的“送老”既指保护老人的意思,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和安宁的向往。
  18. 日待偃盖舒:意指期待有一天松树的大枝可以伸展开来,覆盖整个屋顶。日待偃盖舒即是指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松树的大枝能够舒展开来,覆盖整个屋顶,成为遮风挡雨的屏障。这里的“日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期待着松树能够茁壮成长。
  19. 予今亦已老:意指诗人现在已是晚年之身。予今亦已老即是指诗人现在已经年迈,到了需要依靠和照顾的年龄。这里的“老”不仅指年龄的增长,还可能隐喻着人生的沧桑和智慧的积累。
  20. 顾步良踌躇:意指回首往昔,诗人的步伐显得犹豫不决。顾步良踌躇即是指回顾过去的生活,诗人的步伐显得犹豫不定,可能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对过去的留恋。这里的“踌躇”传达了一种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21. 想当千载后:意指期望在未来千年之后,松树依然挺拔壮丽。想当千载后即是指期望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松树依然屹立不倒,保持其雄伟的形态。这里的“千载后”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的追求。
  22. 黛色凌天衢:意指松树的颜色深沉如墨,甚至超越了天际的界限。黛色凌天衢即是指松树的颜色深沉如墨,甚至超越了天际的界限,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这里的“凌天衢”强调了松树的高大和壮观,以及它超越天际的美丽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