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鱼出龙门,云雷走平地。
飞腾不上天,临流夜生子。
生子子有神,怒风翻海水。
长爪探阳乌,中原苦腥气。
钳奴不耕作,扬鞭断其尾。
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
豹来抱虎儿,新棘多钩刺。
洛阳金凤凰,飞入漳河底。
东南寒日短,满地边尘起。

题载记

河鱼出龙门,云雷走平地。

飞腾不上天,临流夜生子。

生子子有神,怒风翻海水。

长爪探阳乌,中原苦腥气。

钳奴不耕作,扬鞭断其尾。

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

豹来抱虎儿,新棘多钩刺。

洛阳金凤凰,飞入漳河底。

东南寒日短,满地边尘起。

注释:

  • 《题载记》是一首描写黄河鲤鱼的诗。
  • 首句“河鱼出龙门”描绘了鲤鱼从龙门(黄河上的一座桥)跃出的情景,寓意着鲤鱼的勇敢与自由。
  • 次句“云雷走平地”形容黄河水势汹涌澎湃,仿佛天空中的雷霆和雷电在大地之上奔跑。
  • 第三句“飞腾不上天”则表达了鲤鱼虽然奋力跳跃,却仍然无法逃脱被捕捉的命运。
  • “临流夜生子”进一步描绘了鲤鱼在夜晚产卵的情景,这里的“生子”指的是产卵,而“子”则是对鲤鱼幼体的称呼。
  • 第四句“生子子有神,怒风翻海水”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鲤鱼的子嗣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使得原本凶猛的海浪为之翻涌。
  • “长爪探阳乌,中原苦腥气”则形象地描述了鲤鱼子嗣用长爪探向阳光照耀下的乌鸦,象征着它们对光明的追求和勇气。
  • “钳奴不耕作,扬鞭断其尾”则以幽默的方式讽刺那些捕捞鲤鱼的人,他们如同奴隶一般被驱使,却无法收获到真正的成果。
  • “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则通过对比黄犊(黄色的小牛)和黑马(黑色的马)的成长过程,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和命运的不同。
  • “豹来抱虎儿,新棘多钩刺”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豹子(一种猛兽)试图捕捉老虎(象征强大和危险)的场景,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中的捕食关系和生态平衡。
  • “洛阳金凤凰,飞入漳河底”则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黄河鲤鱼的美丽与高贵,同时也暗示了黄河鲤鱼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 最后两句“东南寒日短,满地边尘起”,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黄河鲤鱼以及它们所象征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黄河鲤鱼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通过对黄河鲤鱼及其子嗣的形象描绘和拟人化手法的应用,诗人不仅展现了鲤鱼的生命力和勇气,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