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占岁验律管,气来姑洗声犹短。
野人告病三月馀,公堂严斋五日满。
相招祷雨陟南山,出城鞭马追飞伞。
林鸠怒鸣竞逐妇,穴蚁移居自衔卵。
迎路商羊舞若飞,随车少女风不断。
阴升阳交兆已见,神意感通知悯旱。
焚香沥酒洒枯地,草根清流忽盈碗。
兹事旧传或未信,诚祷灵答知非诞。
祠亭丰碑高突兀,岁纪神䴥魏所纂。
道武开国始南征,矫首据鞍思胜算。
云间仰见黑龙来,翔戏下山五为伴。
考卜推为受命符,将拜帝休先沐浣。
前瞻雷电塞空山,筑宫岧峣敢辞懒。
鬼神填委焕丹青,草木森严无冗散。
登山层级绕岩峦,趣门一径极平坦。
箫鼓于今几百年,旸雨无愆雩禜罕。
今朝霢霂千里苏,太守忧民罄诚款。
四郊宿麦远青青,土膏脉润天已暖。
明朝牲币躬修报,岂惮陟降步巘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和朱公掞祷雨五龙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太师占岁验律管,气来姑洗声犹短。
- 太师通过观察节气和声音来判断一年的吉凶祸福。这里的“气来”指的是天地间的气息,“姑洗”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代表春季开始。诗句表达的是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到来,但已经开始显现出春天的迹象。
- 野人告病三月馀,公堂严斋五日满。
- 一个乡村居民因为疾病已经连续三个月没出门了,直到他在家中待了五天,才决定出来祈求雨水。这里描绘了一个因病而久居家中,最后决定外出求助的场景。
- 相招祷雨陟南山,出城鞭马追飞伞。
- 村民们一起前往南山求雨,在山脚下挥舞着鞭子追赶天上的云彩。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寻求帮助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 林鸠怒鸣竞逐妇,穴蚁移居自衔卵。
- 山林中的鸟儿因为争斗而发出了愤怒的鸣叫,而蚂蚁则在洞穴中忙碌着搬新家,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物们为了生存而忙碌的景象。
- 迎路商羊舞若飞,随车少女风不断。
- 商羊(即天鹅)在水中翩翩起舞,仿佛在飞翔。随着马车行驶的少女们则被风吹得无法停下脚步。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 阴升阳交兆已见,神意感通知悯旱。
- 阴阳二气的交汇预示着干旱即将结束,神灵感受到了人们的祈求并传达了怜悯之情。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灾害即将过去的喜悦。
- 焚香沥酒洒枯地,草根清流忽盈碗。
- 人们焚烧香、洒酒祭天,希望大地能够复苏,让枯干的草根重新焕发生机。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灾难后重建家园、期盼丰收的场景。
- 兹事旧传或未信,诚祷灵答知非诞。
- 这件事情虽然在传说中出现过,但人们还是选择相信并虔诚祈祷。这里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祠亭丰碑高突兀,岁纪神䴥魏所纂。
- 庙宇和碑文都非常壮观且历史悠久,这些建筑都是魏朝时期的杰作。这句诗赞美了古代建筑的美丽和历史价值。
- 道武开国始南征,矫首据鞍思胜算。
- 拓跋道武帝拓跋珪在建立国家之初就向南出征,他站在马上思考如何取得胜利。这句诗反映了古代帝王的军事才能和雄心壮志。
- 云间仰见黑龙来,翔戏下山五为伴。
- 从云层之上俯瞰,可以看到一条黑龙在天空中翱翔,它与山下的五个同伴一起嬉戏。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龙的形象和力量。
- 考卜推为受命符,将拜帝休先沐浣。
- 根据占卜的结果,认为这就是皇帝赐予的吉祥之物。将要拜祭时要先沐浴更衣以示尊敬。这句诗表达了古代人对于占卜和祭祀的重视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之心。
- 前瞻雷电塞空山,筑宫岧峣敢辞懒。
- 前方的天空布满了乌云,雷声隆隆,但仍然要建造高大的宫殿。这句诗描绘了古代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坚韧不拔精神。
- 鬼神填委焕丹青,草木森严无冗散。
- 鬼神们填满了整个山谷,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没有多余的杂草。这句诗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登山层级绕岩峦,趣门一径极平坦。
- 沿着山路一步步攀登,最终来到了山顶上的一个宽敞的门。这句诗描绘了登高山的过程和山顶景色的美好。
- 箫鼓于今几百年,旸雨无愆雩禜罕。
- 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演奏着箫鼓,祈雨仪式从未间断过。这里指的可能是某个古老的庙宇或祭祀场所。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传统祭祀仪式的坚持和对神灵的虔诚信仰。
- 今朝霢霂千里苏,太守忧民罄诚款。
- 今天的天气虽然还下着小雨,但已经缓解了许多。太守亲自来到这里为民祈福,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深关怀和诚意。这句诗赞扬了官员们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
- 四郊宿麦远青青,土膏脉润天已暖。
- 四郊的农田里生长着茂盛的庄稼,土壤湿润,预示着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临。这句诗描绘了农业生产的状况和季节的变化。
- 明朝牲币躬修报,岂惮陟降步巘窾。
- 明天我将亲自来到这个地方,献上祭祀所用的物品和贡品,祈求神灵保佑。即使跋涉千山万水也无所畏惧,只想为百姓祈福。这句诗表达了官员们不畏艰难、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活动和社会习俗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春天的到来、祈祷降雨等场景的刻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信仰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