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蟠龙裂翠鳞,土花深护玉精神。
苍寒满树黄昏月,碧老孤根太古春。
姑射香薰荷制好,逋仙青入草衣新。
料应不为天风冷,自恐冰肌受点尘。
《苔梅其一》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一夜蟠龙裂翠鳞,土花深护玉精神。”
“一夜”:形容时间之短暂,如同一夜间发生的变化。
“蟠龙”:形容梅花的形态,像一条蟠曲的龙。
“裂翠鳞”:形容梅花的颜色像翠绿色的鳞片一样鲜艳。
“土花”:指梅花生长在泥土中,与土壤融为一体。“土花”二字也暗示了梅花质朴无华的品质。
“深护”:强调梅花保护着内在的“玉精神”,即内在之美。
第二句:“苍寒满树黄昏月,碧老孤根太古春。”
“苍寒”:形容景色苍凉,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满树”:形容梅花盛开的样子,如同树枝都被梅花覆盖一般。
“黄昏月”: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月色景象,月光洒在梅花上,显得格外美丽。
“碧老”:形容梅花的颜色如同翡翠一般,既鲜亮又深沉。
“孤根”:指梅花独立于枝头,不畏寒冷。
“太古春”:暗示梅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依然保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姑射香薰荷制好,逋仙青入草衣新。”
“姑射”: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气质高雅脱俗。
“香薰”:用香气来形容梅花的芬芳,暗示梅花的美丽无需修饰即可散发魅力。
“荷制”:可能是一个误植或者笔误,应为“荷衣”,指荷叶制成的衣服,暗指梅花的清新可人。
“逋仙”:指晋代诗人陶渊明,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高洁品质。
“青入草衣新”:形容梅花的颜色如同新生的草叶一样,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四句:“料应不为天风冷,自恐冰肌受点尘。”
“料应”:推测的意思。
“天风”:自然之风,这里用来比喻外界的干扰或影响。
“冷”:形容梅花不受外界影响,保持其本色。
“自恐冰肌”:害怕自己的美丽如同冰雕一样被玷污。
“点尘”:喻指微小的瑕疵或污垢,暗示梅花宁愿保持纯洁无暇,也不愿受到任何污染。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坚韧和不屈的品质。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梅花的美丽和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而美丽的雪景之中,感受到梅花那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