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子幽栖地,空山十月天。
清檐朝饭后,寒壁夜深禅。
霜树留残果,冰崖断旧泉。
刘雷好为社,邑客有谁贤。

奉答勤师山中见寄

李之才五言律诗赏析

李之才,北宋青州人,天圣八年考中进士。他曾从河南穆修学《易》,初官卫州、获嘉主簿,权共城令。后为邵雍所授《春秋》、《易》等经书,弟子众多,以邵雍为最著。他创作的《奉答勤师山中见寄》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本页面为你提供奉答勤师山中见寄原文翻译、赏析、注释讲解等内容。

【原文】
羡子幽栖地,空山十月天。
清檐朝饭后,寒壁夜深禅。
霜树留残果,冰崖断旧泉。
刘雷好为社,邑客有谁贤。

【注释】
①“羡子”:对对方(勤师)的羡慕之情。
②“幽栖”:隐居生活。
③“空山”:形容山势高峻、寂静无人的山峰。
④“清檐”:清静的屋檐。
⑤“朝饭”:早饭。
⑥“寒壁”:指冬夜寒冷的墙壁。
⑦“夜深禅”:在冬夜寒冷的时候打坐冥想。
⑧“霜树”:被霜打过的树木。
⑨“残果”:秋天剩余下来的果实。
⑩“断旧泉”:指冬天冻结的河流。
⑪“刘雷”:这里指勤师。
⑫“邑客”:当地的客人。
⑬“好为社”:喜欢组织聚会。
⑭“邑客有谁贤”:询问当地有谁值得称道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深的敬仰和羡慕之情。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空山幽居的画面,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羡慕。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特别是结尾处的提问,使得全诗更加引人深思。

《奉答勤师山中见寄》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悟。它提醒我们,在喧嚣繁忙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一片净土,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去追求内心的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