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洛城游,今日寻春到凤州。
欲托双鱼附归信,嘉陵江水不东流。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然后结合诗中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本题要求“逐句释义”“赏析”。第一句,“去年三月洛城游”,是说去年三月时在洛阳城游玩。第二句,“今日寻春到凤州”,是说今天到凤州寻找春天的踪迹。第三、四句,“欲托双鱼附归信,嘉陵江水不东流”,意思是想要托付双鱼寄送书信,但是嘉陵江水向东流,不会顺路送到凤州的。“洛”指洛阳,“凤州”,今属陕西省,位于四川省的北部,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区。这首诗是一首即兴之作,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故乡洛阳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去年三月我在洛阳城游玩,今日来到凤州来寻访春天的足迹。想借助双鱼寄去一封书信,但嘉陵江水流向东,无法捎到凤州。

注释:

洛城 ——洛阳。

凤州——古郡名,治所在今陕西凤县,为唐天宝元年改汉中郡置。

双鱼——指书信;也用鱼形图案表示。

嘉陵江——在四川境内流经凤县,注入嘉陵江。

赏析:

首句交代作者去年三月份曾在洛阳城游玩。次句写今日来到凤州来寻找春天的踪迹,可见此地春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时节。第三句以托物寓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末句写自己希望借助双鱼寄去一封信,但想到嘉陵江的流向,便知信不能到达凤州。“不东流”是说江水向西流,而作者要寄的信却向东流,所以无法达到凤州。这两句看似无甚关联,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洛阳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