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阁焚香万虑澄,莫云身似打包僧。
功名了未荣三事,理性容先契一灯。
丹灶鹤归休炷火,茶瓯客访旋敲冰。
倦来却有登临兴,上彻层楼最上层。
【注释】
- 济上:古地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 万虑澄:一切杂念都消除了。
- 打包僧:即“抱朴子”的别名。抱朴子,是晋代葛洪著的《抱朴子》中的道士。
- 理性容先契一灯:指佛理、道义等道理的领悟。
- 丹灶:道士炼丹之炉。
- 茶瓯:古代盛茶或酒的器具。
- 客访:指客人来访。
- 上彻层楼最上层:意在说登至最高处才能领略高处之美。
【赏析】
诗题“济上闲居”,表明诗人居住在济水之滨,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地方。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真谛的精神境界。
一、二句写诗人闭阁焚香,万虑皆除,心境宁静。“莫云身似打包僧”,以抱朴子自比,表示自己追求的是真善美,而不是功名利禄。“理性容先契一灯”,意指通过理性思考,领悟佛理、道义等道理的精髓。
三、四句进一步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丹灶鹤归休炷火”,意为道士的炼丹炉已无火焰可燃,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茶瓯客访旋敲冰”,则描绘了诗人接待客人的情景。这里的“冰”并非真的冰块,而是象征着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而诗人也乐于与客人共饮茶,交流学问,体现了诗人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五、六句写诗人的生活环境与心态。“倦来却有登临兴”,意指尽管诗人已经厌倦了世俗生活,但仍有登高临远的兴致,这或许是因为诗人内心仍有一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上彻层楼最上层”,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种表达。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攀登高楼一样不断向上,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真善美的人生观。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以及他对人生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