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钹高低与哭声,同寻此路不相惊。
年来自是多伤感,帘外何须问晦明。
未返耕桑真拙计,长萦缰锁奈虚名。
无名可恋何贪着,瓶罄须休莫强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闻葬者
闻葬者:听到有人在安葬。
译文:我听说有人正在安葬(亲人)。
注释: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铙钹高低与哭声,同寻此路不相惊。
铙钹: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金属制成,形状似钹。
哭声:指葬礼上人们的哭泣声。
译文:锣鼓声高高低低地与人们的哭声合在一起,我们寻找这条路,却并不互相惊扰。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又庄重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年来得是多伤感,帘外何须问晦明。
- 年来得:指每年的这个时候,通常是丧事。
- 伤感:悲伤、感伤。
- 译文:每年这个时候,我总是感到深深的伤感。何必在外面询问明天是阴天还是晴天呢?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感慨。
未返耕桑真拙计,长萦缰锁奈虚名。
- 未返耕桑:没有返回去耕作或种植桑树。
- 译文:没有返回去耕作或种植桑树,真是一个笨拙的计划。
- 缰锁:比喻束缚、限制。
- 译文:长期被缰绳和锁链所束缚,无法摆脱名利的束缚。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和解脱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的束缚。
无名可恋何贪着,瓶罄须休莫强倾。
- 无名可恋:没有名字或地位,不值得留恋。
- 译文:没有名气的人不值得留恋,瓶子已经空了,不要再勉强斟酒。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得知亲人去世后所作,通过描写葬礼现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作者内心的伤感、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由的渴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背景,即官场的束缚和名利的追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压力和困扰。